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9-09-10宋颖萍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有效性评价过程

宋颖萍

小学语文是教育的基础,其中语文阅读又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影响学生未来生活、学习的发展,对学生具有深远意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现状,探索适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式,科学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体现

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十分重要。只有进行充分阅读,从中获得灵感和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锻炼自身的阅读理解力、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是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小学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要以提升学生阅读有效性为中心,实现教学方向正确、教学方法科学。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体会到学习乐趣并且愿意主动进行阅读是教学有效性的最大体现。学生要乐于阅读不同类型风格的文章,包括文史类、哲理类、生活技能类等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顺利地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1.教学目标存在偏差。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程安排并不明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导致教学内容前后颠倒;而一味地追求从阅读中传递知识也会导致阅读教学的单一性,还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体系。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认知偏差还体现在不善于采用科学方法鼓励学生;2.阅读内容质量差。小学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时常忽视阅读内容的质量。其实,学生阅读不仅是一个提升阅读速度和认字识字的过程,更是一个语感培养和语言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一旦教师选择的阅读文章质量较差,将会导致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降低,反而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3.阅读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待阅读不够重视,教师在布置阅读教学内容之后,不能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的阅读事倍功半,效果减弱。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激励较为敏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但由于阅读教学评价的不完善,学生只能在阅读教学之后得到教师只言片语的评价,并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水平,也无法调整阅读方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1.建立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锻炼阅读能力的启蒙阶段,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阅读差距较大,无论是阅读速度還是阅读理解力都存在明显不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不同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程度学生,能够大大增加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选择优质阅读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需要注重阅读内容的质量。阅读内容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阅读效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审美,提升阅读水平。

3.完善阅读评价体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阅读中,学生难免会产生错误,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偏差,这时教师的评价引导必不可少。教师为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进步情况,给予指向性较强的评价。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引路人,对于学生阅读中出现的困难应当及时发生,并耐心指导其探索正确的阅读方法,而对于阅读效果提升较快的学生,要及时作出鼓励评价,鼓励其平衡自身阅读能力。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评价过程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