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2019-09-10赵青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利用微中学语文微课

赵青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方式。它借助于信息技术广阔的资源进行各类教学内容的整合,并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不仅增加了课堂的知识体量,而且可以很好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关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灵活利用微课作为辅助,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用微课辅助学生了解课文意境

微课是一种具有短视频性质的教学视频,它在视频内容上得益于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进行了大幅拓展。这也让中学语文教学得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更方便学生去理解领会其内涵意义。由于很多中学生并没有特别丰富的经验阅历,且语文素养水平高低不齐,对于课文的理解难免存在局限,或者根本无法领会语文课文的文学美。对于这样的情况,用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弥补不足。在涉及各类诗歌辞赋等的阅读讲解方面,微课的运用也有极大的优势。以曹操所作《观沧海》为例,这首诗拥有非常雄浑壮丽的诗词意象,千百年来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教师可以下载老版《三国演义》中曹操站在海边赋诗的情节给学生看,让大家通过微课去感受诗词的魅力。这种朗诵和音响的有效配合绝对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撼,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二、用微课方式辅助拓展写作素材

在中学阶段,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这是中考、高考的考试机制所决定的,也是传承语言文化精髓,提升学生文学艺术素养的需要。但是就中学生的文学水平而言,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比较薄弱。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辅助学生去积累素材,吸收经验,实现写作语言的扩容。比如在七年级部编版教材中,有一则写作训练课程,要求学生以《那一次,我真XXX》为题进行记事文的写作。这个作文显然是要明确“什么事”以及“事情经过”等两大主要问题。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程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在“什么事”这个话题上,教师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有什么生活经历或者体验可以作为话题延伸。比如《那一次,我真的感动了》,其内容可以是以让学生感动的某个经历展开写作。那么这个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教师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搜索“令人感动的瞬间”等字样,如大家齐心协力救助事故伤员,消防员不顾生命危险抢险救援等。把这些视频素材整合成小视频播放出来,这就是一种感动体验的升华,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那种受到感动的情境,并在写作中将那份感情、那种体会融入进去。

三、微课的运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微课教学要做到内容大于形式

微课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短视频模式进行的创新教学方式。它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有教育工作者发现,学生对微课视频的形式关注多过内容。因为视频教学是声光电的组合呈现,其对视觉、听觉的吸引力很强。但有些学生过于关注视频的形式,反而忽略了视频表现的内容。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多加注意,要及时把控课堂氛围和节奏,避免学生主次颠倒。

(二)对微课的制作要精益求精

一些教师简单地将微课当成视频播放,或者每次都是直接下载视频给学生看,这其实是不对的。利用微课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教师应该将要展示的内容有效整合起来。教师应该将视频进行剪辑,直接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现给学生;更可以利用多媒體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操作。借此让学生对微课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掌握,避免学生看过就忘,忽略重点。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搭配其他图文资料,配合进行小组合作或者问题教学,从而让学生以微课为中心实现更高质量的学习互动,这样的微课教学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利用微中学语文微课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