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本教育探讨

2019-09-10吴倩倩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语文

吴倩倩

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目前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始推行生本教育,作文作为组成语文知识的重要部分也要运用生本教育,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并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本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作文中体现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作文教学,其有效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现状。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始提倡生本教育,其最基本的模式就是教学中心是学生的学习,要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尊重。

因此,必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这一观念满足了当前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育的更好发展,因此必须解决我国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运用有效的生本教育对策。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与写作割裂开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对学生写作技巧和知识方面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写作,学生的生活感受能力可能较差,作文大多不具有生活气息。这样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大降低,难以提高其教学效率。

(二)人文教育少

语文学科是人文和知识的集合,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思想素质、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这样在小学语文作文中才可以真正展现出自身情感来。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没有真正表达出自身的情感。

(三)教师导读少

小学生的年龄小,心智稚嫩,缺乏相应的人生经验,所以其作文教学中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学习更多的知识和道理,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做好导读工作。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很多教师忽视了导读训练,导致学生阅读时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使其写作时严重缺乏素材,写作思路受到局限,难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四)学生学习能力差

小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还比较差,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语言,对于生活中口语化语言,学生要可以运用书面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会关注学生的喜好,只会一味地追求成绩,这就需要教师注意。

比如在布置作文“我的爸爸”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可能是身高一米八,身材健硕,在介绍时也可以举例,比如他可以一次搬起两桶矿泉水,所以在自己心里他的背影就像山一样伟岸,让自己觉得只要有父亲在就不会有什么事。同时也要举一些例子,证明父亲很爱自己,比如在下雨时自己淋得浑身湿透,却依然为自己打伞等。这些例子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感受父亲对自己细微的爱,更好地了解父亲,拉近与父亲的关系,作文也会更加生动。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本教育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生本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改变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教学内容单一、被动习作等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主动学才是重点,不能依赖教师教学式学习,要重视学生自身的积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为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基础需要较多的素材,如果没有充分的素材,学生将出现编撰假想等情形,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在写作运用人、物、事的情感,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

(二)引入生活元素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需要融入学生生活事跡,增加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加生动。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作文教师只会简单地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范文,所以学生写作时的创新意识不足,会出现作文千篇一律的情况。虽然学习范文有助于极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小学生这一阶段的思想还需要引导,这样容易固化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大大降低。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要求学生创作出文学创作,而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必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作文与生活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不同内容和类型的习作素材,所以生本教育中教师要进行传统作文教学形式的改革,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生活,不断丰富和积累生活中的习作素材。

比如教师可以在春天的雨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去观察感受,并进行作文写作。可能就会有学生写道:我抬头看,啊,天空多么明朗,乌云像狗一样在夹着尾巴走,太阳就像刚睡醒一样看着大地,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提供这样的感受和学习,学生才有内容可写,并可以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引导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小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简单的阅读,这样才可以感知了解到自己不了解的世界,并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世界。在学生进行语文素材和课外读物的阅读引导过程中,优秀作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所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阅读引导,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阅读积累,有利于加强其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在作文写作中才有可用的写作素材,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做好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悟,并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方法的学习,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推动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本教育的有利影响,将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阅读优秀的作品。

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阅读,通过社区图书馆、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阅读。在班级里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活动,比如“推荐一本好书”“美文共赏”评选“书香少年”等鼓励学生博览群,背诵优秀古典诗文和好词佳句。

(四)让学生参与评改

生本教育中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所以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在作文评改环节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的问题所在,所以不能简单地为学生评上分数,批上“阅”字,这样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必须进行整个评改环节的改革,引导学生加入评改环节中,通过学生相互批改来了解其他同学写作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可以取长补短,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

三、结语

生本教育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社会实践,在作文教学中融合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做好学生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这样学生才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语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