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

2019-09-10马燕青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圆形面积教师应

马燕青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初步學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基于这一要求,问题式教学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本文将以《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应该如何有效开展问题式教学。

简单来说,问题式教学,主要就是指将教材中主要的知识点以及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通过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探索,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不难理解,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合作、交流、发展的平台,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主线,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活动。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而这种理念与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无疑十分相符。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进行一定研究,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其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当中,以此促进教学活动的不断优化,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不难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处于一定的环境背景当中的,而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当中,教学环境应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问题、矛盾、疑问等因素是思维活动的“启发剂”,它可以使学生从求知欲的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不同形式的问题情境。一般来说,问题情境可以和学生的知识经验产生一定矛盾,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我在课堂导入阶段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问题情境。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喜不喜欢到公园去玩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我说:“不错,老师也喜欢去,因为公园里有十分美丽的景色。”然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的内容是公园里的喷水龙头正在给草地浇水。我问学生:“同学们,给草地浇水是公园里十分常见的一个画面,那大家能根据这个场景提出一两个数学问题吗?”经过一定的思考,有学生说:“在喷水龙头旋转喷水的过程中,覆盖的范围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还有学生说:“喷水龙头浇灌草地的面积是多大?”学生发言完毕之后,我继续说:“大家说得都不错,那大家觉得喷水的范围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学生通过对视频的直接观察回答“是一个圆形”,我继续问:“那喷水的面积是多大呢?”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圆形的面积公式,所以一时之间不知道怎样回答。于是,我给学生对比出示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中展示了不同规格的喷水龙头。学生发现,喷水的最远距离实际上就是覆盖圆形的半径,半径越大,好像圆形覆盖的面积也就越大。所以学生认为,圆形的面积与半径之间是有关系的。最终,借助教学情境,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初步的思考。

二、科学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当中,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活动当中,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思考,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交流与讨论。此外,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当中,教师还应给对学生进行一定点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出正确的方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中,最主要的知识点就是圆形的面积公式,为了使学生对圆形面积公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归纳。首先,我给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提示:剪制三个圆形,并将这三个圆形分别分割为10、20、30等份,然后将每个分割之后的圆形拼接为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观察拼接图形的特点。学生按照我的点拨进行了动手操作之后,发现了这样一个特点:当圆形的分割数量越多时,拼接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就会越趋近于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接着,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与分割之前的圆形是否存在特殊的对应关系呢?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了合作讨论,经过交流,学生认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实际上就是分割之前圆形周长的一半,而近似长方形的宽则恰好对应着圆形的半径。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归纳了圆形的面积公式。最终,通过这一过程,大部分学生都结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总结出了圆形的面积公式。由此可见,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当中,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十分重要。

三、实行多元评价,优化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学评价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优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同时,在问题式教学的评价活动当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圆的面积》这部分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第一,注重评价内容的综合性与整体性。除了会重视学生在技能、知识、能力以及智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之外,还十分重视学生在意志、情感、人格、个性等非认知方面的实际表现,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合作意识等因素;第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我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进行了自主评价,这种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第三,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相结合。在评价活动中,我既会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关注。最终,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使教学活动得到了优化,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组织自主练习,强化探究效果

教师应该明白,组织实施问题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而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短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延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后练习活动。同时,在课后练习当中,教师应注意练习手段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后练习当中。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积累的课堂知识得到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完成《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后,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后练习。在练习活动当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一个书面练习题。第二个任务是一个实践问题:选择学校当中任意一棵树,在不砍掉这棵树的前提下,测量树干横截面的面积,并将测量与计算的过程写下来。最终,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式的教学策略已经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这种教学策略能更熟练掌握,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圆形面积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面积最少的国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圆形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圆形变身喵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