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材整合探究

2019-09-10张灵谦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章节图形内容

张灵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寻。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具有准确性、适用性和权威性。但是如果一味按照教材的排列顺序展开教学,就会不可避免受到教材的禁锢,进而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加大对教材的解读和整合力度,真正发挥出教材的优势。因此,本文从跨节整合、跨单元整合、课内外资源整合、阶段性复习整合四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材整合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满足新课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需求。

一、跨节整合

跨节整合指的是对同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教材每一个单元内容的观察,我们能够发现,每一小节都是与章节主题相联系的,但是在内容呈现上会有一定区别,有的是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进行排列的,有的则是将相关内容放到了一起。实际上,初中数学中涉及的知识较为简单,所以适当地将节与节整合到一起,不仅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的联系性,还有助于缩短课堂教学时间,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整合的范围和方法,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考虑到这一小节中涉及了“普查和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数据的整理”“扇形统计图”四小节。在了解到四个小节中的具体内容后,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将第一节与第二节整合到了一起,将第三与第四节整合到了一起。以第一节与第二节的整合教学为例,我将普查、抽样调查、随机抽样写到了黑板上,并借助三种不同的实例向学生介绍了三种调查方法。在介绍普查时,我提出:学生平均每日室外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并在逐步引导中让学生了解到了普查的概念。在介绍抽样调查时,我提出:如果想要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应该使用什么方法?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了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各自优势。在介绍随机抽样时,考虑到这一内容相较于上两种较难,我与学生一起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通过这种跨界的整合,学生们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便能够瞬间联想到三种不同的方法。

二、跨单元整合

跨单元整合需要教师对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全面了解,并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性。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明确什么样的学习顺序能够让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材来看,连续的两个单元都缺乏一定的相关性,这直接导致学生每次进入新的单元都很难去用到之前的知识,这意味着如果坚持按照单元顺序进行教学,会很容易导致學生学完新的知识就会忘记旧的知识。显然,这种碎片式的教学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变得碎片化,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大的阻碍。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教材中的单元进行整合,从而借助知识之间的连续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能够发挥出教材的最大效果,我通常会在每一学期的开始便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和整合,以确保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有两个章节分别是《图形与坐标》《平面图形的认识》。显然,两者之间是具有某种联系性的,学生对第一个章节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第二个章节。但是,教材中这两个章节之间还隔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走进概率》《整式的乘法》这几个关系性不大的内容。所以,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我将关于“图形”的两个章节进行了整合。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与函数图像后,我便顺其自然地引入了各种图形,并要求大家说一说自己所学到或者所知道的平面图形,从而有效过渡到了对三角形、多边形、圆的认识中,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了两个单元的相关知识。

三、课内外资源整合

教材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课程资源是很难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实力的。所以,教师的眼界绝不能局限于课内的知识和资源,而是应该将课内与课外进行整合,要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如此才能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内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从两方面完成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一方面,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寻找与其相关的资料或练习题,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与思考空间。当然,在做好这些前提性准备后,教师还应该着手将其应用到课内教学中。新课程将教学过程当做是互动、交往与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互动与交往空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外资源丰富多彩,教师要懂得有效取舍。在整合课内外资源时,我通常会挑选一些具有辅助性或练习性的资源,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于“轴对称”方面的知识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了以下图形:

在学习感到好奇的同时,我询问大家对这些图形有什么样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中逐渐总结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这一基础上,我要求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并思考教材中所提高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通过课内与课外资源的整合,学生们更为直观、形象地认识到了轴对称图形。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大家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

四、阶段性复习整合

在复习的阶段,教师要想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良好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在诸多方法中,整合教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将琐碎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还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初中数学知识框架,这对于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每一次的阶段性复习时期,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进行整合,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整合的时间和机会,要引导学生在整合中发现自己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从而在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此一来,必然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复习效果,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在阶段性的复习中,我通常会要求和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以总复习阶段为例,考虑到没有正确的复习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一次复习教学中,我提出了教材整合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首先询问了几位学生平常都是如何进行复习的,在了解到学生们的方法较为笨拙后,我告诉大家:“教师觉得大家的复习效率是很低的,大家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初中都学到了哪些比较大的版块,或者小的版块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然后尝试将他们整合到一起。”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我以“方程”的整合为例,提出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在将这些写到黑板上后,我询问学生是否都掌握了其中的重点知识,又是否能够解决与其相关的问题。通过这种示范,学生们逐渐在思考与分析中实现了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材的整合对于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尽可能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来有效整合教材,从而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章节图形内容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图形配对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