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安全实训教育的课程设计

2019-09-10王倩韩昌华沈宇超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实训课程

王倩 韩昌华 沈宇超

公共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它的功能和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为使公共安全实训教育蓬勃发展,本文对实训课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进行阐述,为公共安全教育奉献绵薄之力。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的频繁发生,加强青少年的公共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提升青少年的公共安全技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当前青少年接触的公共安全教育大多是理论化、“课本”式的知识,缺乏体验和实践,等到真正面临危险仍然会手足无措不知应对。

针对这一现状,上海市公共安全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应运而生。借助高科技手段,使学生在模拟的突发事件场景中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镇定、冷静判断、沉着应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让学生与安全相伴,与快乐同行,尊重生命,感受生活的美好。作为一名公共安全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实训基地的课程研究和教学实践,在这方面也有了一些积累和感悟。

一、实训课程设计原则

(一)坚持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公共安全教育关乎生命,内容必须科学严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实训基地拥有自己的一套实训手册,由上海地震局、上海红十字会等数十位专家学者编纂,内容详实完备,同时制定了实训大纲和实训方案,对各个实训体验环节和步骤均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

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明确的知识划分,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另外,实训基地内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采用信息化手段,刷RFID手环答题测验,利用VR眼镜模拟自行车骑行和飞机、轮船遇险逃生,采用PK赛的形式灭火器灭火,互动性和趣味性强,严肃而不乏味,提高实训效果,实现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二)多样化实训内容相渗透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并不是孤立的,一种灾难可能引发多种次生灾害的发生,比如地震时可能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铁发生火灾可能引发踩踏等。实训内容需要灵活实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主题实训外可以添加拓展内容,做到主次分明,比如消防安全实训主要训练灭火器使用,楼道逃生、结绳自救等,还可以加入创伤救护的内容;又如轨道交通课程主要学习文明乘车、拨打报警电话和开启屏蔽门,可以补充灭火器如何使用;防踩踏中可以加入心肺复苏的学习。只要有合理的情境设计,用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就可以打造一节完美的实训课程。

(三)认知、体验与反复训练相交替

实训课程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反复训练技能形成肌肉记忆,在面临危险时可以下意识做出应对。因为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个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比如防踩踏时的动作要领“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蜷缩膝盖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以训练育自律,从规则到习惯,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掌握动作要领,实现自我保护。

(四)应知、应会分层相递进原则

在撰写课程时,先做好学生分析,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接受程度,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实训效果。比如查找家庭用电安全隐患,根据实训大纲的要求,小学生要做到“查找家庭用电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方法”;初中生要求“查找并排除家庭用电安全隐患”;高中生要求“查找并排除家庭用电安全隐患,重点排查所有插座隐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实训大纲的要求进行实训课程的编写,做到有理有据,规范合理。

二、实训课程设计内容

实训注重科学规范,做到分阶段、分版块设置和推进,根据进入各专业场馆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前测情况,有机整合、统筹安排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为了方便叙述,我将其概括整合,分成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

(一)自然灾害类

自然灾害类课程主要学习防范和避险技能,通过逼真的场景搭建营造实训氛围,让学生投入紧张惊险的氛围中,形成感官刺激达到实训效果。气象灾害实训主要分为知识学习、室内避险实训、室外避险实训、风雨雷电实训四个部分。通过场景模拟、电子互动、仿真感受、体验实训方式,利用集成性和交互性的多媒体技术与设备达到实训效果。风雨雷电体验室是最具亮点的实训区域,体验者穿戴体验用的雨衣和长筒靴进入后紧握栏杆可以感受不同级别的风雨雷电。地震安全实训重点是“躲”和“逃”,室内避险学习在家庭场景中避险姿势和躲避位置,户外避险逃生还原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真实场景,通过背景音效,余震体验以及昏暗灯光的烘托,无疑让体验者有更强的代入感。

(二)事故灾难类

事故灾难类主要是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实训,这类是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目标是增强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树立安全出行和文明出行的意识。道路安全实训包括校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安全,结合VR虚拟场景技术,带来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让学生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不同情况下遇到危险的应对方法。轨道交通实训包括了解地铁违禁品种类,配备安检机、安检门和闸机,体验严格的地铁安检环节;在仿真列车中学会使用车厢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和车厢灭火等技能,培养团结合作,懂得珍惜生命,学会自救互救。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

公共卫生事件类重点学习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意识,掌握自救互救能力。实训基地开发了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相关课程,运用高仿真不同程度受伤的伤患者以及实时反馈屏幕,RFID手环实时记录得分,在仿真实训中掌握简单包扎方法、骨折固定方法,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方法等,牢记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能完成对“三无”(无呼吸、无意识、无心跳)患者的紧急救助。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紧急救护的宗旨。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

社会安全事件类分为日常生活安全、消防安全和防空安全,本着“安全无小事”的原则,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防患于未然,捉矢于未发”。以“防”为前提和重点,从而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日常安全实训包含防暴力侵害和拨打求救电话,同时设置自动扶梯、升降电梯等设备,模拟电梯、扶梯事故场景,训练其面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防空安全实训分为室内空袭躲避实训和室外空袭躲避实训。通过身临其境的演练,让学生学会穿戴及制作防毒面具,听懂三种防空警报的含义,正确躲避空袭。更重要的是,明白防空安全的重要性,懂得“居安思危,备战人防”的真正意义。

消防安全实训重点突出“逃”和“灭”,设置隐患识别、烟道逃生、滅火体验等实训区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达到对火灾隐患的“识险、避险”以及初期火灾时的“自救、互救”的实训目的,理解“扑灭小火,惠及你我”的真正意义。

三、结语

实训基地开发设计的课程已经投入使用,在一年的时间接待上海市各区学校师生前来参训,获得了领导、专家学者及家长的一致好评,接下来还会接待更多学生,甚至会对市民和社会团体开放。目前我们的课程主要是套餐式的,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基本需求,同时与上海各区县学校沟通交流,积极开发满足他们需要的定制课程,双方合作,共同推进课程开发研究,推进公共安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实训课程
公共安全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关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