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思考

2019-09-10康旺全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语文

康旺全

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语文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分为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古诗教学、生字教学、拼音教学等。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互动性高、人性化的课堂,学生是教学当中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当中有很多的德育资源,也是最容易融入德育的学科。所以说语文教师的职责相对其他教师来说他们的职责更大。本文就如何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简单讨论和研究。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主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造性较强,容易接受德育教学的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时期,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成绩。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德育教学资源,因此教师需要抓住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内容在字、词、句、段、篇中渗透德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实施策略及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在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学生不能很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其次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没有很好的融合德育,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十分关注,因此造成了很多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抵抗心理;并且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是把自己当成教学当中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教学中往往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语文教学本身就有很多的德育资源,比如说古诗、古文当中很多都是表达作者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和教学环境、成长环境的影响,语文德育教学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没有起到教育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小学生德育一般是在思想品德课上完成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养成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很好的辨别是非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思想,学生很容易走向歪路。最近几年有很多小学生暴力事件和犯罪事件发生,这种事情主要发生在不受关注的“灰色地带”,为了防止这些情况发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融合德育教学。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其次再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有教养、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1.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他们对是是非非的判断能力较差,鉴别能力较弱。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同时还融合了大量的德育教学资源,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深入德育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差异合理地渗透德育,在教学当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判断是非对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国打开了国际大门,但是与此同时很多外国思想也流入了中国。很多小学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崇尚西方名牌和一些西方不良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德育教学,帮助小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的需要。

语文学科饱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语文教学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在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材作品不仅有很多精美的语句,还蕴含着很多文化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需要渗透道德教育,把语言教学和德育教学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所以说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这样无形中优化了语文课程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主要力量。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社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建设,国家开始从小学生抓起,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想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应该从德育教学开始。如果没有德育对人的规范,那么学生进入社会也不会创造理想的业绩,更谈不上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

(一)在作文练习中渗透德育促进自我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作文可以体现出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在实际的教学很多学生对作文写作都表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去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需要正确地分辨是非对错、内心的善与恶,通过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完成小学生的德育。根据人教版六年级《身边的艺术》,艺术源于生活进行教育,很多学生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学过画画也没做过陶艺没学过歌唱,在写作中没有任何的思路。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小视频让学生去感受一些名族歌曲,或者一些国画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名族歌舞或者身边的民间艺术。很多学生因为家乡比较落后而看不起自己的家乡,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主要是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其次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赞扬真善美。教师可以利用写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自我检讨、自我赞美、自我改进,利用写作进行德育。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学生思想当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干预、引导和纠正。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养成的主要阶段,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应试考试。很多小学生对这些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情景模式,比如说人教版六年级《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国的抗战英雄张思德,张思德是一名抗战英雄,在烧炭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被压在了山中,后来毛主席为他提了词,主要内容是为人民服务不分职业。教师可以准备一个PPT讲述当代为人民默默奉献的人们。比如说环卫阿姨、人民教师、警察叔叔等他们是如何放弃了自己小家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一一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人民英雄”,他可以是一名医生、一名航天员、一名高铁服务员也可以是学校的保安人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训练中,应当強化实践活动开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德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作文当中不仅有浓厚的文化素养、艺术美感,还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可以把德育投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到传统文化了解世界遗产,还可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语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我的语文书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