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创建新型小学语文课堂

2019-09-10王加加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圆明园课文情境

王加加

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一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发挥太大的效用。并且,语文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所以语文的教学形式不必过于拘谨,教师有足够的创新的空间。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为语文教学打开了崭新的篇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语文的特点,努力研究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争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表现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优势,将语文学习内容以更加生动精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渗透影视资源,丰富情感体验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影视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引人深思的历史情境,都能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语文阅读材料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述说,相形之下显得寡淡无味。并且,在信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相比于文字,学生更多是以视频、图画作为接受信息的媒介。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渗透相关的影视资料。争取借助影视将课文相关的画面、知识更加立体、生动地加以呈现,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技术复原之后的圆明园”的动画视频,接着我再展示圆明园现如今的断壁残垣。然后提问:“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为何会成为现在这种残破的样子?”一些学生提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这段历史,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我便给学生播放电影《圆明园》中的相关片段。视频播放结束后,学生的爱国热忱被激发出来,于是我提问:“圆明园到底好在哪里?里面有什么宝贝值得那么多人垂涎?”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开始阅读课文,并且对文章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体会。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影视资源,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拓展学习资料,促进知识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教材中所選入的课文基本都是贴合学生生活的。但是,小学生毕竟生活阅历不足,见识短浅,对课文中介绍的一些事物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这种陌生感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其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拓展。争取将课文中新奇、学生没有见过的事物生动地展现出来,并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延伸。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学科教学中经常渗透的元素。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学生更愿意释放热情、发挥潜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娱乐项目日渐增多,一些传统的游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并在游戏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时,我便将这首词与本课的前两首诗联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夺擂”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强化其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方向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争取构建新型的高效课堂,呈现语文知识的新面貌。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圆明园课文情境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游圆明园有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圆明园里过大年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