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牵手生活化教学实践

2019-09-10张秀云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高中化学

张秀云

摘 要:科技快速发展对社会人才的需求质量在提高,对理工类人才需求量在增加,化学是理工类人才培养的基础。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较枯燥较难理解,非常多的化学现象需要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学生会对化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实际上高中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研究

高中化学中有非常多的实验现象、公式等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学生的理解中化学知识相对枯燥无味。但是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都是生活中的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相关的产品有香皂、化肥、炸药等,在高中化学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将化学知识直观化,将化学知识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实践内涵

生活化教学实践主要是依托化学教材知识,使化学理论学习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探究获得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加深学生化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利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增加化学学科的魅力。

二、生活化教学实践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及有效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元素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化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究兴趣,以实现学生利用掌握的教材知识及知识的实践落实。如在学习化学电源时,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进行社会常用化学电源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电池构成材料、构成原理及电池的类型;在学习金属腐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车链条、围栏等的生锈情况,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到第一手生活化材料,在增强学生好奇心和内容趣味性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生活化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化学知识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步步启发和层层释疑转变传统被动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生活化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如在进行电池形成条件探究时,可以先用音乐卡发声给学生做展示,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音乐卡为什么会发声?发声原理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形成电流?电池正负极和材料有什么关系?

3.提高学生化学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实践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如在进行化学平衡学习时,可以给学生们举例,人们日常用的牙膏是加氟的,所以能防治龋齿;在进行氧化还原学习时,可以给学生们举例,日常人们食用的含碘盐的检验方法是用淀粉碘化钾和食用醋进行反映来进行检验。

三、生活化教学实践应用原则

1.生活化原则

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时需要根据化学知识点进行情境设置。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物质的量是一个难点问题,那么在课堂讲授时教师可以以纯净水为情景,请学生进行纯净水分子数的计算,通过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情境中的实物与化学中的微观粒子进行结合;在学习乙醇时教师可以举例提问:我们家庭中都有酒,为什么说越陈的酒越香呢?在家里父母或你自己做鱼时为什么要加一点料酒或醋呢?

2.开放性原则

在化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时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例如,硫化氰钾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进行混合后溶液颜色会变成红色,之后向该溶液中加入氯水后,溶液的红色会褪去。此时,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红色溶液会褪去?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做两个猜想,一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将Fe3+r氧化到更高的价态;二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了SCN-。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先是向褪色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看是否变成红色,如果变成红色,那么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之后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氯化铁,看是否变红色,如果变成红色,那么第一种猜想是正确的。

3.协作创新原则

生活化教学实践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要遵循协作和创新原则。协作主要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问题的探究,以加强对化学知识的体验,学生在协作后完成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探究进行补充和升华,在师生共同协作过程中提高化学学习效果。创新主要是利用生活元素进行提炼和创新,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方式,能在教材知识之外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生活化教学实践应用流程

1.唤醒生活体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实践和化学知识的联系进行感知,通过对学生感知体验的唤醒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理解教材化学知识,并能利用教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在进行电荷守恒定律时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内容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用人数来表示电荷数,引导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内容。

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创设是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时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时要先以生活化情境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在突出化学重点知识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海中航行的轮船为什么在船底焊接锌板?由此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3.学会参与生活

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在掌握知识基础上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化教学实践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中实际经验进行知识的总结,同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生活参与能力。在学习胶体后,学生会理解一支钢笔不能同时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学习金属腐蚀原理后,学生会理解铁的菜刀和锅为什么会生锈;學习二氧化硫性质后,学生会理解自然界的硫酸是怎样形成的。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是师生进行互动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努力进行奇迹创造的场所。利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在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向未知知识进行迈进。高中化学教学过程需要生活化教学实践来完善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逸凡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9)

[2]陈传湘,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8)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