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2019-09-10曾文俊张伟婉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数学教学

曾文俊 张伟婉

摘 要:本文针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学习方法上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内容衔接、教法衔接、心理衔接和学法衔接四个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数学教学

一、研究的意义

学子们历经了九年义务教育,勤勤恳恳,认真学习备考,最终初中毕业后顺利考入高中,在求学路上继续攀登。然而,升上高中后,总有部分学生虽然维持着初中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状态,甚至更加奋发图强,却出现成绩明显掉队的现象。要想帮助学生升学后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学习,解决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过程

对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首先是找出初高中教材知识体系的差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初中课标”)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高中课标”)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同,对同一个数学知识中高考所考查的侧重点不同,结果部分数学知识高中要用到但初中没讲或没有深入讲解,只是轻描淡写,这就造成了初高中知识衔接不上,所以教师要适当做好知识拓展和补充。

其次,探讨能促进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教学方法。初高中数学虽为不同学段,但相互联系、乃顺承关系。如果初高中数学教师都自扫门前雪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完全不考虑另一学段教师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升学后很难适应,那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就出问题了。所以初高中教师应该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更优化的教学方法。

最后,调查学生学习上出现困惑的原因。为何学生在初中学习得心应手而到了高中就束手无策,学生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困惑?这就需要从学生身上入手去了解。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活动的转变进行研究,继而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研究成果

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总结出四个“衔接好”来帮助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1.内容衔接好

仔细分析和比照初中课标和高中课标,初中数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所以初中数学课程的设置比较基础,而高中数学课程是为理化等科目的学习打下基础,是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准备,所以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比较深。因而有些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容易衔接不上,例如:

(1)初中课标中,十字相乘法、韦达定理、立方和与立方差的公式已不作要求,但在高中却要经常用;

(2)初中课标对二次函数的要求较低,但却是高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配方、求值域、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等都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3)函数图像的对称和平移变换在初中只是简单介绍,而高中数学必修1要求对函数的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对称轴的对称及简单的翻折变换必须掌握;

(4)初中課标中,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几乎不作要求,但却是高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5)高中是重难点:含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在初中课标中不作要求;

(6)几何相关结论(如重心等五心)和定理(如射影定理等)初中大多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

所以教师在讲授新知之前要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的链接及补充,把教学内容衔接好。

2.教法衔接好

要想在教学上衔接好,就要“知己知彼”。为了给高中输送人才,初中老师除了要研究好初中课标,还要了解高中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即高中老师希望通过选拔考试升学的学生具备怎样的知识和能力;而为了让学生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接受得更好,高中老师必须在备课环节中重视“备学生”的环节,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预备知识和能力。因此,定期组织初高中数学教师进行座谈、研讨、集备,会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起到很好的作用。初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参考高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高中的学习。高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某些新知识前知识储备不足的,应适当补充相关的知识,同时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关注数学文化对学生科学观形成的价值。

3.心理衔接好

刚结束了初中生活,参加完竞争激烈的中考,进入了新的环境,有的学生对高中生活充满期待,有的学生感到兴奋又紧张,有的学生感觉到很有压力。同时,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猛增,难度加大,一学期要学两本书的内容,课堂节奏加快,课堂教学不能像初中一样面面俱到,致使有些学生难以适应。此时,教师需要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告诫学生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上的“成败”。

4.学法衔接好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困惑,指导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1)课前预习。初中数学难度相对较小,很多时候学生不需要提前预习,只要课堂上专心听课,按老师要求去思考与练习,就能学好。但是高中数学课堂内容丰富,且难度较大,那么对于大部分学生,如果能做好课前预习这一关,那么课堂学习效率会好很多;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由于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有些学生难免出现课堂上没听明白、出现困惑的情况,这时候如果能建立做笔记的习惯会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此时,做笔记的方式也是有讲究的,笔记太细,什么都记,那么势必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于堂上的理解思考,但是笔记太简单又不利于课后复习,所以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标记与符号简化笔记。

(3)课后复习。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的大容量,课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那么知识容易遗忘,所以对于初中没有课后复习习惯的学生,到了高中应该做到每天进行课后复习,每周进行一周所学知识的复习回顾,复习中遇到的困惑也要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高中教学初期,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尤为重要,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努力,让学生尽快适应并顺利、高效地开始高中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兴旺.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区别与衔接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

[2]陈建花,沈有建.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通报.2013(3)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数学教学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