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研究

2019-09-10秦宁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秦宁

摘 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与壮大,我国逐渐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推进的过程中,优秀运动员的素质教育问题一度受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由于目前对于运动员素质教育认识不足,教育内容和方法还不完善,学训矛盾依然存在。提高优秀运动员的素质教育是关系到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和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6-090-01

前言

优秀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随着体育交流的国际化和体育竞赛的市场化,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时代,高水平的竞技体育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运动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的竞争。提高优秀运动员的素质不仅仅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升,更直接影响着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學习时间严重缺失

优秀运动员从事文化教育学习的时间少。前几年,运动学校曾经对国家队15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737名运动员进行了文化学习方面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国家队运动员完全不学习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8%,缺少学习时间的人数占被调査人数的46%,两者相加占到了国家队运动员总数的94%。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

1.2无法突破“学训”矛盾

自50年代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政府统一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沿袭的是这样一条路径:业余体校——地方队——国家队这样的三级培养模式。这种集中力量办体育的体制让我国竞技体育逐步上升,一跃成为体育大国。然而这种唯“金牌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常年的大运动量,消耗了运动员的时间和体力,除了训练和比赛,用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时间很少,长此以往形成了“学训矛盾”。

另外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教育没有教材大纲及教学目标的要求,虽然使用普通学校的教材,但是学习内容与运动员训练和生活实践活动脱节,引不起学习兴趣。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与运动员的训练节奏不匹配,也造成学训矛盾。

1.3教学方法和手段枯燥单一

教学方法和手段枯燥单一,不具有创新性。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教学课堂与普通的教学课堂有很大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运动员的教学,加上运动员的流动性大,没有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本无法保障运动员学习的连贯性。

由于中国竞技体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与国外竞技体育的模式完全不同。举国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举国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举国体制下金牌才是衡量一个运动员的唯一标准,得金牌,得一切。所以导致教练员、运动员形成“重训练、轻教育”的错误思想,体力上的消耗加大、思想上的不重视再加上教学方法的枯燥、单一、陈旧并且没有针对性,使得我国优秀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十分欠缺。

2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的建议

2.1提高优秀运动员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

北京奥运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运动员的教育工作,要提高优秀运动员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首先要改变教练员和运动员“得金牌、得一切”、“重训练、轻教育”的传统观念,因为这种观念直到目前都还植根在大部分教练员、运动队管理人员、运动员的脑海中,要想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运动员素质教育就必须有彻底和根本的改变,在实际训练中倡导运动员训练和素质教育同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确观念。

2.1合理设计出学训时间安排,有效解决学训矛盾

作为一名优秀的体校运动员,花大量的时间在训练上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可以通过学校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进行调整和改进。在设置过程中,可适当结合教学与训练的不同特点,使其相互适应。分配时间时,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体系使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相互融合和不断调整。考虑到体育生的特殊性,疲劳过度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谓合理的分配时间,并不是一味的加大或减小某一个科目的学习时间,而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材施教。

如今网络系统发达,人们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网络资源共享,可以让优秀运动员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网络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影响,也不会因为个人原因出现“跟不上”的现象,网络资源提供随时随地,重复不断的学习,增加了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时间。

3总结

我国优秀运动员作为一个身心完整的人,对其进行素质教育是必要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对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是有直接帮助的,文化素质水平也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对新的科学技术、训练方法的领悟与掌握,这也就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与赛场上的成绩,而且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贯穿运动员的人生经历,帮助、伴随他们这一生。从目前我国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来看,其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在课程设置、学习与训练时间安排等方面问题仍旧明显,再加上“重训轻文”、“唯金主义”思想的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造成大多数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只有把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与运动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化教育放在与运动训练同一个层次、同一高度、同一重要性,甚至是比运动训练更重要的地位,达到“体育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做到“学训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水平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队运动员素质教育方案,国家体育总局网站,运动员文化教育.2010(12):07.http://www.sport.gov.cn/n 16/n 1077/n 1467/n 1701 l 56/n 1701206/index.html.

[2]邱香.试论运动员的素质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2):142.

[3]刘晓黎.国家队运动员素质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4]杨洋.MOOC背景下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改革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05):123.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