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扶贫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研究

2019-09-10邢慧斌杨青朱彦伊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留守儿童

邢慧斌 杨青 朱彦伊

摘 要:農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相对于物质扶贫更为必要和迫切,而教育则是推进精神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保证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教育扶贫视角深入探究了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制约因素,发现政府政策、管理主体、教育资源、师资素质、家庭监护等是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探索了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内部结构,并结合目前的制约因素,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深入推动河北省以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扶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扶贫;“精神扶贫”;乡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6-0069-08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6.010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e

XING Huibin1,2, YANG Qing2,ZHU Yanyi2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China)

Abstract:The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s more necessary and urgent than mate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key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Taking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and finds that the main restrictions come from government policies, management subjects, educational resources, teachers’ quality, family guardianship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an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government, society, family and school in order to promote deeply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Hebei Province and the whole country.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poverty alleviation by education;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areas

“精神扶贫”是针对贫困对象精神生活的扶贫,传统的物质扶贫旨在改善物质生活的扶贫,二者相辅相成,是脱贫攻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选择。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工作之一就是扶贫引智,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在一定程度上,精神扶贫对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和保证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教育扶贫是缓解和消除精神贫困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路径,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前提和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实际中,如果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自我造血能力较差,即使在政府扶持的状态之下,实现了脱贫,也很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欠缺而再度返贫。因此,通过教育扶贫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技术能力以及受教育水平,是实现彻底脱贫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峻,精神扶贫不再仅仅限于贫困户,社会也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对于这一群体,精神扶贫远比物质扶贫更重要。2019年7月14日,杭州9岁小女孩欣欣遇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爸爸,我回不来了”至今仍让人心碎,“孩子有点自来熟,谁对她好她就会粘着谁”听起来让人揪心。留守儿童所在家庭普遍由于经济较差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虽然有“放下工作,养不了孩子;拿起工作,陪不了孩子”的无奈,但父母的角色以及情感的缺失却在精神层面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贫穷。《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8年)显示,在所调查的11 126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3069%,其中40%的儿童一年见到父母的次数不超过2次,40%能与父母联系超过4次[1]。民政部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显示,2018年全国范围内农村共计697万余名留守儿童,相对2016年下降了205万,降幅22.7%,其中78.2%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3岁占据67.4%,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隔辈亲属代为监护,4%由其他亲戚、朋友照顾[2-3]。

近些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硬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却极为缺失[4]。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相较于一般儿童更加脆弱,容易造成内向、孤僻、忧郁的性格,对家庭亲情较为淡漠,而且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特点。同时,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内心较为封闭,沟通能力较差,其他人难以了解他们的内在想法,而且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行为也普遍不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中父母角色缺失,普遍在学习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同时隔代监护或者委托监护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难以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必要和有效的辅导。再加上留守儿童较为自我和封闭的性格特点,进一步增加了与其他同学的沟通障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如何通过教育帮扶加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避免类似欣欣的悲剧再次发生,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童年应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概念框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由此在农村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019年7月17日,以“農村留守儿童”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共检索到6 974篇文章,其中涉及教育的2 506篇,涉及心理的935篇,但是从教育扶贫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文章仅有15篇。同时在Web of Science 以“Left Behind Children”为篇名关键词共检索到564篇。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以来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的研究日益成为国际研究的焦点。虽然国内外学者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医学等视角,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感缺失、监护、安全、思想、厌学等做了一定研究,但还未有学者系统论述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问题[5]206-207,[6]15-16。

国外“精神贫困”研究较少,在Web of Science 以“Spiritual poverty”为篇名关键词仅检索到8篇。国内“精神扶贫”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重点关注贫困地区的落后思想方面,而这也是目前我国精神贫困研究的主要领域。不同人群的精神贫困的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如大学生主要表现为自卑、虚荣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和孤僻、敏感的心理问题等方面[7]98,[8]43-44。

鉴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未有关于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的权威定义,因此本研究参考学术界针对大学生等特定群体的精神贫困的定义以及留守儿童的特殊性[9]54,[10]44,认为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主要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地务工而对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以及随之造成的这一群体在心理、思想、人格、安全感等精神需求或认同程度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需求和认同程度的状况,其中留守儿童来自于家庭及社会等各方的压力是其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及原因,而其心理、思想、人格及安全感等则是其精神贫困的内在体现及结果(见图1)。

二、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助推精神扶贫的制约因素

河北省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地区之一,河北省的22个县位于该片区,占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33个县的67%。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区域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教育极度落后,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大量存在而且难以有效解决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根据河北省民政厅统计,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7.5万余名、困境儿童11.4万余名。河北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环京津贫困带和西部、南部山区等经济极度不发达的偏远和贫困落后地区,基本呈现以燕山—太行山与张承地区为主的集中连片分布特征,且面积广泛[11]208,其中张家口就有1.2万名留守儿童。河北留守儿童问题与外出务工问题密切相关。毗邻京津的区位使得河北农村很多青壮年都去附近大城市打工,致使很多村庄成为“空心村”,如枣强县唐林镇李进伯村[12],这造成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峻[13]10。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采用多种措施,取得了重要成绩,如2018年底协助将近3 000例留守儿童办理收养,多方协调帮助298名儿童复学等[14]。但整体看,目前河北留守儿童的扶贫更多仍关注物质层面,缺乏对精神层面的关注,而这恰恰是这一群体最为迫切需要解决和最为严峻的问题所在。根据河北省关工委2015年对全省留守儿童的调查,留守儿童虽然80%能完成作业,但90%学生学习成绩为中等及以下,30%的儿童心理发展不健康,为班里的问题学生,另外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孤独感、失落感、相对封闭和孤僻特征,同时说脏话、沉溺游戏、逆反、打架等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根据学术界的普遍观点,精神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自然生存条件恶劣、家庭贫困、地处偏远、相对封闭、土地贫瘠、教育极不发达、文化观念和思维落后等[15]15,[16]10-11,[17]15-18,[18]。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问题既跟区域和地理条件有关,又跟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治理有关,由诸多因素作用而形成,因此,在河北通过教育扶贫改善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状况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政府政策不健全

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改变户籍制度,如城市随迁子女上学和高考政策的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教育脱贫攻坚2018—2020年规划》等相关政策的颁布[19],组织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明天计划”项目、“青春守护点对点”行动等措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14,20],这也是河北农村留守儿童自2015年的222 796人到2018年75 000人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1]。然而相对来说,河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的针对性政策、法规和相关保障措施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针对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具体规定。此外,各地出台的一些教育扶贫政策在现实中由于缺乏量化的指标以及明确的法律支撑,致使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留守儿童的扶贫在管理和执行方面缺乏统一的主体,而精神扶贫涉及心理疏导、情感呵护等很多抽象而难以产生短期业绩的领域,易造成关注度不足。另外,河北很多地方对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并没有明确的惩戒规范,违反此规定的责任人缺乏责任问责制,造成规定措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并不完善、执行不力的情况更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工作的压力,形成了落后的基本制度壁垒,从而阻碍了留守儿童教育和精神扶贫工作的推进。

(二)管理主体缺失

河北绝大部分地区缺乏专业机构对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问题进行观察、监督和管理。一般来看,河北省涉及教育和精神扶贫的事宜都由当地教育局或者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管理,关工委等部门不定期开展扶贫活动,社会公益组织以及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在春节、国庆等节日前后也经常开展慰问活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的精神扶贫一般不像物质扶贫那样可视化程度高,相对抽象,难以量化,而且一般成效也较慢,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缺乏管理主体以及难以有效推行的原因之一。而管理主体的缺失进一步造成了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体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识别和引起社会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此外,留守儿童的专项教育扶贫资金等审批流程较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农村教育扶贫资源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时,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在这个领域同样存在忽视城乡差距的现象。农村在教育改革试验、教育经费、教育设施配备上均体现“城市优先”倾向,缺乏对留守儿童这一农村更为普遍问题的切实关注。例如,推行某些新课程的时候,新课程的试验点大多选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进行,新课程内容便以城市学生为假想对象,没有考虑农村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的现实情况以及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

同时,农村教育资源的资金投入相对城市明显不足。整体来看,河北农村教育质量目前仍然很低,尤其是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针对精神扶贫的教育仍然很不充足,这主要体现为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相对有限以及教育效果明显低于城市学生两个方面,进而造成很多农村儿童不得不远离父母通过各种途径去城市上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另一类的留守和一种新的情感缺失。

(四)农村学校师资缺乏且学历较低

1.农村学校师资缺乏

河北相对一般省份,村庄编制较多而规模较小,因此农村的教学点相对分散,教师资源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均的现象,即使农村教师数量在数据上存在超编现象,但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仍然紧张,尤其在偏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更为严重,其中某些偏僻地区学校还存在“十人一校”现象。农村师资严重不足,造成每位教师都承担着极大的工作负担,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量,教师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精神贫困问题[22]217。

2.農村教师素质不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一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存在课程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缺乏心理疏导技能、现代教育观念落后和教学方法跟不上社会发展等问题,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缺乏相应的辅导和关注。由于农村缺少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教师福利差、提成少等因素,近几年来农村地区招聘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教师相对困难,招聘到的教师连授课的基本需求都很难满足,更不用说加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了。这种情况也进一步加剧了村镇教师队伍的年龄老化,增加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障碍,加剧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问题。

(五)家庭监护缺失

1. 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河北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城乡受教育程度差距也较大,贫困地区尤为严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191年。同时,河北省农村人口文盲率要比城镇文盲率高207个百分点。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张家口市赤城县,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全村共225户,总人口645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到全村人口的60%,绝大多数村民仅为小学文化水平[23]。

2. 留守儿童父母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存在教育本身的缺陷,父辈监护人无能力、无精力教育、照料好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常常忽略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注和心理沟通,关注孩子学习的方式最多也只是打电话时偶而询问,主动联系老师以及辅导孩子学习就更少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外出务工人员易受“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的影响。一些人认为,不管以后学历如何,都是要外出打工挣钱,从而认为读书无用,希望孩子赶紧进入社会工作挣钱来维持家用。这种氛围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自己也认为读书是种负担,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畸形认识,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进一步加大了通过教育环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状况的难度。

3. 隔代监护对精神贫困方面关注不够

家庭是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重心,目前很多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照顾。在河北省临西县,有一所半寄宿制学校——龙旺实验小学。学校有1 200余名学生,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总数将近300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25%。在这里,“留守儿童”的类型大致分为隔代监护、父母单方监护以及亲戚朋友监护三类,其中将近一半的留守儿童为隔代监护。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是文盲或小学教育水平,在孩子的学习辅导方面往往力不从心,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隔代监护人一般只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吃穿以及安全等基本保障,很少和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年老体弱的隔代监护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加之平时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辅导,也没有时间关注他们的心理以及加强监管[24]12。另外,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亲戚朋友监护,一般也只是保证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而对其教育和精神层面的变化却很少关注。隔代人和亲戚朋友作为监护人对儿童精神层面问题的关注不足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变得更加封闭、胆怯或者逆反,进一步增加了通过教育扶贫缓解精神贫困的难度。

三、教育扶贫视角下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对策建议

教育是推进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河北省留守儿童基本都处在相对偏远和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河北省今后应从教育扶贫视角系统深入推进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工作,具体看,该工作应从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四个层面开展(见图2)。

(一)政府层面

1.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

首先,河北应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农村地区的普惠性儿童社会帮扶体系,均衡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教育扶贫资源与资金分布,把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各地要加大留守儿童教育和精神扶贫专项投入力度。河北地区相对辽阔,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以及留守儿童精神需求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制定专门的精神扶贫和福利保障措施,设立专项资金,让精神扶贫和保障精准到每个留守儿童。此外,还应加强精神帮扶的软环境建设。借助自媒体、网络等新型宣传渠道,政府应广泛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留守儿童精神思想的引导。最后,团省委应出台相应激励制度,鼓励省内大中专院校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优秀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走进留守儿童所在校园,以青年力量启蒙童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霾,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远大理想。

2.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寄宿制学校对于缓解留守儿童压力和促进其心理健康以及增加归属感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21]。目前,河北农村寄宿制学校较少,今后应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而且条件适宜的村镇,积极与发达地区学校建立对口帮扶,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模式。学校建设起始,设立监督团队,对校舍建设的进度、品质以及资金利用等进行全程追踪和监管。学校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以及行为习惯的具体特点,从细节上关注其深层的精神和心理诉求。此外,注重安全和硬件建设,加大对楼道、食堂、宿舍、教室等人员拥挤区的照明管理,设定安全通道及灭火装置等紧急情况必备品,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完善冷热水供应体系,保证教室及宿舍的取暖和去暑顺畅无忧。完成校园基础建设后,设立驻校主管部门和专门心理辅导教师,并通过在线直通渠道对接学校与政府直属部门,对学校设备的损坏补修以及学校突发情况等及时进行反馈,保证学校安全良性运行。

3.吸引和培养优秀师资投身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河北各地教育发展差异较大,西部山区和贫困农村尤其难以吸引优秀师资,尤其是心理辅导的专业师资。因此,今后河北省应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等方式,鼓勵大中专毕业生以及优秀教师深入留守儿童分布较为集中的贫困地区开展教学工作,并给予补贴,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增长教师流动化周期。此外,河北要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到留守儿童管理较为成功的江浙一带参观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管理技能,并且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通过培训和指导定期开展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素质,要求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导,培训一批优秀的心理健康和从事心理辅导的专业教师。教师除了要在学业上辅导孩子,同时还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并将这一工作作为教师绩效,适当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另外,各区域定期组织教师经验交流和研讨会,让有经验的留守儿童专业教师讲述他们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故事,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农村教育系统形成良好的呵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氛围和良性运转的机制。

(二)社会层面

1.建立农村社区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

一方面,加强农村社区的管理,要及时制止和有力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各部门联动整治学校周边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等场所。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灵的保护,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各类适宜的社区活动,与更多人交往互动。

另一方面,借助媒体平台等网络传播方式宣传和引导公众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活动。社区可以多举办一些主题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趣味活动,并通过媒体进行报道,通过此类活动增加儿童的心理获得感、温暖度和归属感,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社区应动态统计留守孩子情况,可以定期回访、定向帮扶,实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情况以及儿童动向,在思想关怀上、物质需求上给予他们一定的保障。

2. 加强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

政府牵头,社区积极与大中专院校联系,依托当地的志愿者组织,建立起留守儿童之家、托管中心服务机构,为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上解决一定的实际困难,让孩子回家有热饭吃,学业上有人辅导,心理话有人倾听,让他们在社会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在此基础上,志愿者组织也要与政府密切联系,向政府部门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反映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变化情况。

建立成熟的志愿者组织,吸纳一些在校大学生等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帮助留守儿童辅导课业,加强与他们的心理沟通;吸纳一些闲暇时间充裕的退休人员,通过短期收养等机制,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和心理上增加归属感,感受家的温暖。这些优秀的志愿者与孩子们通过结对子等方式与留守儿童建立联系,在闲暇时间看望留守儿童,平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辅导留守儿童功课并进行交流,疏导留守儿童抑郁、自卑的心理问题,排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此外,社会还可以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技术培训,协助家长掌握手艺、提高技能,帮助其实现当地就业,增加收入来源,从根本上改变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的状况。

3. 开发留守儿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乡镇政府、农村社区、医院等相关机构应建立可实时传递的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的电子档案数据库,以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基本状况,并减少相关手续办理的时间周期,为留守儿童提供更方便和更及时的服务。同时,农村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留守儿童学生健康档案,并定期更新,详细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地点以及联系方式,家中由谁负责孩子饮食、起居、教育、学习等。档案要详细记录孩子的思想、学习和行为情况等,定期更新,班级老师负责或者每个学校建立相应的部门单独负责留守儿童学生的信息整理。责任教师或部门要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多与家长沟通,并且定期向留守儿童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动态和心理变化等。

(三)学校层面

1.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

河北省应从政府層面鼓励和支持农村学校开设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课程,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补偿,在遇到有严重情绪问题的孩子时,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去除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产生的不利因素[25]153,避免孩子因为长期与父母两地分居,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从而可能形成的失落、自卑、内向等不良性格特征。

2.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长培训会

农村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家中监护人的家长培训会,除了向监护人汇报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动[26]205,还要帮助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端正他们的教育态度,向他们展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正确方式,这对家庭作业的辅导和儿童人格的塑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加强联系,在教学过程设计监护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互动环节,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形成较为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学校与家庭联动,帮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对教师的监督考核制度

鼓励教师致力于农村教育,并将对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列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定教师定期考评制度,对学年内教师的考勤情况以及留守儿童关怀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不定时旁听教师班会,关注班会内容,组建课上流动检查小组和班级互助小组,鼓励和支持留守儿童参与各类班级活动,形成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真正关怀、呵护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四)家庭层面

河北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助力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引进专业人才培训村民,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土产业,稳固农村现有青壮年人口,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同时,创造更多当地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鼓励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将留守儿童父母的外出就业转化为当地自主就业,同时加强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沟通。另外,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利用节假日开展家长培训活动,转变家长监护人教育理念,强化现代化教育角色意识,明确自身责任,提高自身家庭教育能力,充分掌握与孩子交流沟通及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27]52。此外,留守儿童父母应积极整合家庭成员、学校以及社区等相关群体,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为其成长营造有利的家庭环境,更好地发挥父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11]205。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硬件环境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神扶贫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扶贫是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应通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工作。因此,从教育扶贫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问题,既具有历史价值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留守儿童教育以及精神扶贫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关心和关爱。只有社会、政府、家庭和学校都本着对农村留守儿童负责的态度,共同行动、协同助力,加强协作和沟通,建设和完善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机制,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健康和更适宜的身心成长环境,才能使留守儿童能够更健康、更快乐、更全面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车丽.2018《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发布 20%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联系不超4次[EB/OL]. (2018-10-17)[2019-07-07]. http://china.cnr.cn/gdgg/20181017/t20181017_524387907.shtml.

[2] 耿学清,王亦君. 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N].中国青年报,2018-10-31(4).

[3] 林晖,罗争光.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下降[N].中国教育报.2018-10-31(1).

[4] 李楠.中国有多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发布[EB/OL].(2018-08-15)[2019-07-0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873715279545479&wfr=spider&for=pc.

[5] 尧翠兰,宋秋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1):206-209.

[6] 谢鑫鑫.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9):77-78+113.

[7] 李鹏.新时期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扶贫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9(3):97-101.

[8] 秦瑞霞.精神扶贫: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扶贫困境与新路径——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天津中德應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4):41-47.

[9] 朱华晔.精神贫困:定义、分类与测度[J].统计与咨询,2011(4):54.

[10]王爱桂.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44

[11]刘永春,郑亚男,宋爽.京津冀协同推动下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联动机制研究——以河北省9个村庄留守儿童调查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7(3):204-216.

[12]方素菊,赵泽众.人口流出,农村土地资源闲置——我省空心村状况调查:上[N].河北日报,2019-06-13(6).

[13]邢慧斌,刘冉冉.集中连片特困区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空间差异研究——以燕山—太行山区8个连片特困县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9(1):7-15.

[14]尹翠莉. 河北1.7万余名无监护人儿童有了监护人[EB/OL]. (2019-06-11)[2019-07-18]. http://he.people.com.cn/n2/2019/0611/c192235-33026848.html

[15]王尚银.精神贫困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14-116.

[16]麻朝晖.贫困与精神贫困——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钢性”探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6):8-12.

[17]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15-20.

[18]李慧,王多歌.精准扶贫更要“精神脱贫”——访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N].光明日报,2016-08-22(7).

[19]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EB/OL].(2016-06-14)[2019-07-18]. 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1962757&articleKey=6609425&columnId=329982.

[20]刘荣荣. 河北省34 559名留守儿童获结对帮扶.[EB/OL].(2017-02-23)[2019-07-18].  http://hebei.hebnews.cn/2017-02/23/content_6332663.htm.

[21]河北省关工委. 河北省关工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调查报告[EB/OL].(2016-07-13)[2019-07-18].http://www.zgggw.gov.cn/gedixinxi/guanainongcunliushouertong/2586.html.

[22]陈君,李克军.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及破解策略[J].河北学刊,2013,33(5):217-220.

[23]赤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河北大学驻赤城县椴木沟村工作组积极开展教育脱贫工作[EB/OL].(2016-08-29)[2019-07-07]. http://www.ccx.gov.cn/article/20160829/000941628-2016-36933.html.

[24]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25]刘莹.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0):152-153.

[26]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200-206.

[27]梁沁苗,袁书,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9,8(8):51-53.

(责任编辑:杨 波)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留守儿童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教育扶贫视域下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