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好内部审计的时代考卷

2019-09-10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责审计工作机关

2018版《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正式列入内部审计职责范围,将内部审计的建议职能与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明确并列,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为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这一系列制度性变化,冲破了旧观念的局限,激发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时代想象力。

内部审计需要扎实做好与国家审计职责、功能的对接。这种对接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审计全覆盖的职责分工对接;二是重要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机关备案对接;三是审计功能的效果、效力对接。内部审计在国家审计全覆盖中的职责分工,主要是内部审计所在单位二级以下单位的内部审计全覆盖,消除死角、盲区,实现对项目、资金、领导人员等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备案对接有助于审计机关及时了解内部审计情况,适时制订业务指导监督计划;有助于审计机关掌握被审计单位情况,提高审计效率。审计功能、效果对接,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熟悉本单位情况的优势,确立内部审计在我国审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助于审计机关认可并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当然,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职责、功能对接,不是要求内部审计行使国家审计职责,恰恰相反,而是要求内部审计保持立足单位内部的定力,使国家审计监督效能与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议功能实现有效融合,促进单位治理的不断完善。

内部审计需要建立健全与新型管理体制的机制对接。全面实施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单位党组织统筹领导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仅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而且从制度上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适应这一重要改革,内部审计亟需因地制宜地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包括单位党组织统筹领导、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总审计师协助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机制;包括下属单位、分支机构较多或者实行系统垂直管理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对全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机制;包括系统内各单位的内部审计结果和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在向本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报告的同时,及时向上一级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报告的机制;包括单位将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审计报告、整改情况以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等资料报送同级审计机关备案的机制。

内部审计需要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的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利用联网审计、大数据分析、区块链自主审计、人工智能辅助审计等信息技术,为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其发展趋势必将是实现给内部审计带来颠覆性变化的数字化整体转型。在信息安全标準的基础上,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数据与资源的转换中呈现出更多可能性。数字化平台的跨设备、跨平台运行,使得数字设备在任何地点都能实现无缝协作,为审计效率效果与审计质量水平的提升打开了空间。

内部审计需要创新审计整改的整体计划与规范执行。为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审计整改计划可以从风险防控、内控机制完善、损失停止、资金盘活、绩效提高等多角度加以提出;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诉求,保证审计整改计划切实可行;充分考虑单位管理层的意见,将管理层的意见融合到审计意见中,并以审计整改的方式跟踪审计;充分考虑审计整改的实际成本,进行分类管理。完善审计整改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绩效考核措施的相应跟进;审计整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报告管理层,实现审计整改与强化管理的协调同步。

全面落实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来说,是一次重要考试。在“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中国审计体系整体推进进程中,内部审计只要坚持用休戚与共的情怀释放单位治理发展的创新活力,坚定以舍我其谁的主动担当站上内部审计职责使命的时代高度,就一定能交出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猜你喜欢

职责审计工作机关
沪检“未保”以案说法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打孔
机关党建共建联建 结对帮扶精准发力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不相容职责分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