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游戏环境与材料创新的策略研究

2019-09-10吴梦真

家长·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游戏环境材料幼儿园

吴梦真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特别重视环境创设与材料的投放,从而为孩子们打造一方乐而忘返的“乐园”,同时也是孩子们的“学校”。为了充分发挥游戏环境与操作材料的媒介作用,我们不断创新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真正落到实处。本文结合课程游戏化的教育实践,总结了游戏环境与材料创新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环境;材料;创新;策略

一、游戏环境创新

(一)科学合理的游戏环境的布置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我们在幼儿园空间设置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原有的空间设计基础上,增加了室内外区域活动的空间。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功能,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将室内外游戏交互进行,并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在室内外确定不同的游戏场地。如玩沙、玩水类游戏,一些大型建构类的游戏、体能类的游戏等,这些需要选择室外场地,为此我们要在户外空间开辟相应的区域;而一些小型的表演游戏、建构游戏、阅读游戏等,都可以选择室内场地;对于那些混龄合作的大型游戏,室内外可以交叉进行。在游戏环境的空间布局方面,我们还要坚持动静相宜的原则。对于室内游戏的空间设置而言,像阅读区角、益智类的游戏区就应该设置在安静的角落里,避免与热闹的“娃娃家”“超市购物区”等放在一起,不然会因为相互干扰,影响幼儿游戏的情绪与质量。最后,我们要为孩子们设计适宜的个人支配的空间。

(二)游戏环境体现丰富性、挑战性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要考虑其是否富有游戏元素。在游戏的愉快时光里促进儿童发展,让教育的目的渗透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之中,让幼儿熟悉的环境引发他们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行为。游戏环境的丰富性并非指环境内容的多而杂乱,即简单中富有丰富的变化,为幼儿主动发现与创新提供无限可能,而并非没有价值的复杂。

如有的幼儿园根据主题课程“纸箱变变变”的实施情况,为幼儿提供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纸箱。在利用纸箱这个物质载体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拆拆、拼拼、装装,鼓励他们给纸箱“化装”,让它们变成一个个纸箱城堡;或者让他们成為游戏里的重要道具,在丰富的变化中为幼儿创新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幼儿一般会对具有一些难度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如在梯子与旧轮胎组合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钻、爬、跑、跳,在不断探索中寻找不同的玩法。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在梯子上面完成的动作也可以在梯子下面完成,如匍匐钻爬、仰面蠕动等,有效激起了他们运动的兴趣,满足了他们好玩、好动、好奇的想法。因为环境的丰富性促进了幼儿游戏的开展,在自然而然中促进了他们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认知。

(三)游戏环境具有层次性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如小班的游戏环境力求简单,材料数量多而种类不宜多;因为孩子们刚入幼儿园,生活经验有限,大多数时候都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因此投放玩具时要考虑到游戏的需要,而玩具的逼真程度也相对要高一些。中班区域设置相对丰富一些,但玩具要更加多样、数量适量即可;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提高,因此环境设置要相对复杂一些,尽量充满挑战性,以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与认知程度;特别是大班幼儿喜欢和小伙伴开展集体游戏,我们要让他们在集体游戏中获得应有的快乐。当然,在同一个游戏里,我们也要关注同一年龄段幼儿问存在的发展差异,然后在材料投放方面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游戏材料创新

(一)重视材料的“安全”性

我们从市场上购买游戏材料与玩具时,要有质量三包,同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大小适宜的玩具进行投放,如有些玩具过于逼真,导致孩子们吞服而引发窒息,即便有教师关注孩子们的游戏行为,这种安全隐患常常也会给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或者有的材料可能带有尖尖的刺,这些都容易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由于诸多原因而造成伤害。对于那些自制以及收集起来的废旧物品,更要加强消毒与清洁工作,不能让孩子们因此而沾染细菌。材料无毒无害是我们创新的基础,如在以“矿石”为主题的区域游戏里,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其安全性,有的“矿石”有毒,有的“矿石”会产生辐射,这些材料都应该远离幼儿。

(二)材料投放要讲究“活”与“巧”

幼儿游戏时的操作材料并非现成的,同时要考虑到它的动态变化,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具有可操作性那就成了摆设,其教育价值就无法体现,还浪费了教育资源。如在一些区域游戏中,有的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得出试验结果,就会投放一些高结构的试验器材,但是这些东西常常因为像个大怪物导致孩子们不愿意“亲近”;倒是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像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纸杯、塑料瓶子,大自然中收集来的鹅卵石、树叶等等,更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所以在进行材料投放时,教师要从幼儿兴趣出发,灵活而巧妙地进行材料投放,以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

材料投放要讲究“活”与“巧”,就是让材料是可变化的,可塑性很强,通过多种组合与变化实现不断创新,让它们成为孩子们想象与创新的载体。材料种类丰富多样,但是材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与可变化的特点,将是维持幼儿热情与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材料投放体现文化多元

在投放玩具材料时,我们还要体现文化的多元性,从幼儿小时起就向其渗透多元文化教育。如“娃娃家”那些玩具娃娃不仅有蓝眼、金发的,还要投放一些黑人娃娃、黄种娃娃等;同时关注玩具是否有暴力设计,以免孩子们因玩具而引发攻击性行为。

学前教育相关理论,如“相互作用”论者认为,在解决幼儿问题时,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富有刺激性、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的教育环境,将为解决教育与幼儿发展之间“相称”的问题搭建起桥梁。而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策略的运用,则可以有效引发幼儿自主游戏的构想,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园游戏环境与材料创新策略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我们要继续探寻更加适宜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创新策略,推进幼儿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

(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游戏环境材料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可爱的小瓢虫
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浅析如何让孩子在快乐游戏中成长
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的研究
材料
巧借游戏环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探析
摇摇鹅
想念幼儿园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