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不仅只有一种表现方式

2019-09-10陈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8期
关键词:攀岩智力因材施教

陈蕊

2018年亚运会上,女子攀岩比赛项目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特别熟悉的面孔,好像是我的学生,我马上给学生家长打电话求证,正是三年前毕业的宋同学。要知道初中三年,这个瘦瘦高高长手长脚的女孩子在学习方面真是不尽人意。整个初中三年,补习班没少参加,但是成绩一直不见提高,父母为此也很恼火,成绩的一再滑坡让她越来越没有兴趣,到了初三,她的成绩是一定考取不了任何一所普通高中了。父母这个时候也认识到了孩子在学习这条路上真是没办法了,好在这个孩子特别擅长体育,初中三年就是体育老师的得意门生,也是学校田径队的主力队员。于是在中考这个人生叉路口,她的父母没有让她去走大部分學生选择的考普通高中这条路,而是去了一所非常重视体育才能的职业技术学校。于是,有了三年后的亚运会攀岩比赛铜牌获得者,成为了我国攀岩运动的一颗新星。

在教育上,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孩子达到一个最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清楚,优秀不是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自己,不给孩子贴标签:这个是优秀生,这是后进生。我们该仔细分析出每个学生优秀的方面,然后因材施教。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是重共性而轻个性,在课程内容强调统一的规划的现状下,学校,师生更多地是追求各学科之间、各项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这种“取长补短”的教育,让学生都努力去补充自己的“短板”,而忽视了自身天赋的发展。更有甚者,有些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得不长期忍受敌要求的、低挑战性的教育,这种教育使他们感到无聊。长期下去,他们就开始开小差,并很快出现学习困难和问题,最终“泯然众人矣”,甚至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后进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悲哀。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人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至于智力内涵中所包括的多元,加德纳认为,构成智力者乃是以下八种能力: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所以,学生学业成绩所反映的,只是学生智力的一个或两三个方面,是教学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而智力的本质并不限于此。对同一问题的独特见解,小发明、小创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学生某种智力因素的外显方式,都可以作为评价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的内容都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够客观得评价学生。当老师们能够用多维的角度去审视评价学生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学习方面的后进生的时候,这种多元的评价方式就更加重要。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评价空间和机会。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行为来主动寻找、挖掘学生身上的优势智能。

第一,观察法,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观察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二,沟通法,经查和学生聊天,在互相尊重的平等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优点。

第三,在问题情境中作假设性试探,让其在最真实的状态下,表现出最出色的一面。

第四,关注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游戏,竞赛和游戏往往最能够直接表现出一个孩子的天赋。

第五,组织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最能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个性化的课程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灵活多样的评价观。调整角度,放宽视野,多元多维度的审视评价学生,就会发现“优秀并非只有一种表现方式”,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精彩。

猜你喜欢

攀岩智力因材施教
波比攀岩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
欢乐智力谷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