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有效加强高三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2019-09-10钟春桂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高三班主任

钟春桂

【摘要】隨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成绩,更能让学生在未来走入社会时更好地融入社会。高三的学生们,面临是形势严峻的高考,身后是自己十年的寒窗苦读,思想负担沉重,生活、学习压力巨大。因此,班主任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情绪疏导,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虽然是关键的,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同样十分重要,所以高三的班主任就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更好地、更轻松地参加高考。

【关键词】班主任;高三;学生;心理素质

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要想全面发展,就不能所有事情都听从教师安排,这样对于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不利。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从客观的参与者变成主观的主导者。在高三这个特殊的阶段,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要帮学生舒缓心理压力。高三的学生即将要离开高中校园走向大学这个小社会,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引导学生更好地做“人”,就要加强高三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们拥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不断发展,他们的社会阅历正在逐渐丰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现如今的社会竞争很大,家长、教师在无形中又给学生施加了升学、就业压力,使他们十分迷茫。因为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家里的焦点,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感受,缺乏合作精神和自立能力,因此,学生会出现一些急需改正的心理问题。关于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如学习疲劳、考试恐慌、成绩不良、厌倦学习等。下面主要介绍考试恐慌和厌倦学习两种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考试恐慌

考试恐慌的现象时常发生在高三学生身上。进入高三以来,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都尤为重要,加之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摸底考试,不断强调摸底考试成绩就是高考成绩,一旦出现成绩不理想的现象就很容易使学生出现考试恐慌。特别是有些性格较为内向不会表达、成绩一直不是很突出的学生,如果发生一次成绩下滑的现象,学生们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他们找不到宣泄方式去释放这些压力,致使这种心理负担每时每刻都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上课也无法集中,考试时更是由于压力太大影响发挥。此时教师就要发现学生的反常现象,积极引导并给予学生肯定,帮助他们建立心理防线,打消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站在高考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二)厌倦学习

厌倦学习的学生一般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喜欢上课时偷偷看课外书,有的会打瞌睡等。特别是进入高三以来,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出现了重点培养成绩较好的学生的情况,致使成绩稍差、厌倦学习的学生情况更加严重,出现与教师怄气,自暴自弃的现象。这时,班主任发现后一定要积极地与学生和任课教师沟通,教师不应该因为成绩就随便的“放弃”学生。学生也不应该有自暴自弃的思想,教师要努力地引导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认识到高三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发奋学习就会有好结果。

二、培养学生建立自信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更应该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最好的做法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能够自主自立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班主任要在教授知识之余,教导学生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如采用轮流班委成员的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为班委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高三的学习压力很大,班主任也应找机会让学生们稍作休息,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高三学生的抗压能力。

三、教师家长多沟通,全面了解学生

当今时代,很多家长都认为只有好的成绩,才能考入好的大学,好的学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的父母省吃俭用地供孩子上学,更是给孩子打上了“全家的希望”的标签,这种作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使其更认真地学习,但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认为没有好成绩就无法回报父母艰辛的养育。为了减轻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压力,教师应积极跟家长沟通,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劝导家长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让家长明白高考固然重要,但考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孩子心理健康更为重要。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发挥,让他们展现自己的长处,绽放光彩。

四、给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

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学生们都在分秒必争的学习,很少关心学习以外的事情。但是凌乱的书桌,杂乱的班级环境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整齐排列的桌椅,空气宜人的教室,都会带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潜移默化地提高学习效率。利用空闲时间布置教室,摆放几张能使人放松心情的画作或粘贴几张激励学生的标语口号,都能起到鼓舞学生,激发其斗志的作用。通过组织布置教室的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紧绷的学习神经,布置时需要团结合作可以增强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用热情与爱打开学生的心扉,解决他们的烦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高三阶段冲刺高考,可以说是十分艰难的,需要用辛苦的汗水灌溉高考这片土地,每一天都不能松懈下来。因此,家长和教师就要寻找恰当的时机帮学生缓解压力,关注学生的成绩之余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减少思想负担,让学生们自信、骄傲的迎接高考,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春芳.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17):230-230.

[2]佚名.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基于国防科技行业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20-25.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高三班主任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的班主任①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高三·共鸣篇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