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2019-09-10逄伟

学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

逄伟

摘要:本文在探讨辅导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明确提出班级辅导员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阐明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据各高校所做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15-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水平亟待提升,如果青年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综合素质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高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大学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交往频率最高的教育者是班级辅导员,因此班级辅导员所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为心理学专业毕业,长期从事班级辅导员工作,在班级工作中,系统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学生个性品质良好,心理素质较高,教育效果良好。结合所学专业及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得到以下启示,与班级管理工作者共享。

一、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身需具备的素质

笔者在指导无心理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发现辅导员需具备以下素质,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具备相关的心理学、 教育学知识是辅导员在班级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需要学习以下内容: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通过学习系统的心理学、 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辅导员一方面可以更系统、 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能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1〕;另一方面,学习了心理学知识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区分开来,真正的转变观念。

(二)自身过硬的心理素质

据多项研究表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辅导员必须首先具备健康的心理。高校教师,由于职称评定、课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身的心理健康难免也出现问题。因此,作为辅导员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丰富的应对自身压力的经验,很难有效地开展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的个性特征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辅导员与班级学生接触最密切,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所带班级的班风,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大学生正是处于树立自我形象、形成明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阶段,辅导员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辅导员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辅导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辅导员除需在班级中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外,根据笔者多年心理辅导经验,大学生咨询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问题、人际关系(同性、异性)、生涯规划等发展性问题,以及其它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辅导员要做好以下问题的指导和干预:

(一)学习指导

进入大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自由时间增多,教师的教授方法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很多大学生感到迷茫,无法正确处理自学和课堂学习的关系,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学习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无法掌握新学专业的方法,非常苦恼,一步步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些问题,辅导员应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二)人际关系指导

学生进入大学后,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的时间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离家较远,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和同学在一起,但是很多学生缺乏交友技巧和方法,因此交不到知心朋友,变得孤独和抑郁。还有的学生有了朋友后,不知道如何维系友谊,不懂得友谊的距离,最终,朋友变陌生人或者敌人,这些问题也容易引起学生心理问题。大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萌发恋爱意识,但是很多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掌握不好恋爱的尺度,不明确如何处理爱与性的矛盾,进而引发伤害事件。部分学生失恋后,也不能及时的调整心态,最终导致心理问题。以上问题都需要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开展人际交往的指导和引导。

(三)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学生在了解了自己的职业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能力为择业、就业做好准备,提高就业竞争力,减轻就业心理压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处于混日子状态,不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浪费了大学时光,虚度了年华。这就需要辅导员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和规划,充实学生的时间,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其它严重心理问题指导

由于在中学阶段,很多学校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和指导。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时间较长、较为严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一旦发现学生存在问题,问题就可能较严重,学生可能会处于危機状态,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对此类学生进行筛查和帮助。

三、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多种方法、点面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班级主题班会

班级主题班会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可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全体参与,深入体会,引导学生发言,达到朋辈互助的作用。

(二)心理专题讲座

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若学生靠自己力量无法互助解决,辅导员可运用讲解案例、播放视频等方式进行系统的讲解。

(三)团体心理辅导

对于宿舍或小团体存在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可采取游戏、活动等形式和学生进行团体互动,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

(四)个别心理辅导

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辅导员需要进行个别的辅导,个别辅导时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接纳学生,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对这类学生进行跟踪访谈。

综上,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决不仅仅是防治心理疾病,这只是它的初级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意义,是发展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辅导员应具备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地培育引导学生具备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金东贤,俞国良,傅婕.简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9)

[2]张东伟.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3]陆斯奇.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旬刊(上月刊),2014(5)

猜你喜欢

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
“没有用”的心理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跟踪导练(二)5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