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架纺车

2019-09-10

新长征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纺车董必武西柏坡

1978年10月的一天,73岁的何莲芝老人回到了她阔别多年的西柏坡,走进当年她和董必武住的小屋。老人在一架纺车前停下了脚步,她喃喃自语地说:“怎么,这架纺车还在这里?”

在董必武夫妇随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之后,何莲芝十分怀念在陕北摇着小纺车的岁月,于是请木工重新做了一架纺车。当时董必武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工作十分繁忙,但他还分担着每月15斤小米的生产任务,虽然年纪大了,他却仍然坚持参加劳动,还请夫人何莲芝教他纺线。

董必武端坐在纺车前,认真听何莲芝叙说着怎样摇车,怎样接线,怎样上线,神情就像个初学识字的小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董必武学会了從卷棉花打弦儿的方法,装锭的高低,摇车、抽线的均匀配合,直到挡茬、接头的全套技术。他把一条条均匀的线抽出来,上到穗子上,不一会儿,像萝卜一样大的一个胖乎乎的线穗就从飞旋的锭针上摘下来了。董必武深有感触地说:“捻手巴掌握手拳,看着容易做时难。”纺过线的人都知道,抻线的一只手要伸着,摇纺车的一只手要握着。

那天,何莲芝老人再次盘腿坐在了土炕上,轻轻摇起了这架沉寂了30年的纺车。屋内静极了,人们只听到纺车转动发出的响声。老人纺线的手法还是那样的娴熟自如,纺出的线还是那样的雪白均匀。当年,在延安,她就是这样纺的;在西柏坡,她和董必武也是这样纺的。

猜你喜欢

纺车董必武西柏坡
纺车,承载印度历史与浪漫
纺车声声
老纺车
西柏坡
董必武与6角钱“较劲”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
董必武舍车骑马去视察
董必武清廉为政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