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外人”的拷问

2019-09-10华老邪

党员生活·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雷蒙默尔局外人

华老邪

君不见,美丽的风景是假器的观看,迷人的朋友圈也是一种形象表演,信息的海洋里谣言四起情绪泛滥,当我们习惯了面具习惯了秀,那些真实的情感的出口在哪里?

加缪的《局外人》,篇幅甚小,五六万字,薄薄的一册,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情节,却成为法国二十世纪一部底蕴深厚、影响甚大的作品。作品讲述的不过是一位叫默尔索的小职员在母亲葬礼之后不久,稀里糊涂犯下命案被判死刑的故事。作者的笔调是完全写实的,却无时无刻不令人体会到现世的荒诞。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仅用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就达到了从哲学层面俯观世界、拷问每一个人灵魂的高度。

一、种种角色里的局外人

小说从主人公默尔索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开始写起。作为儿子,他似乎是母亲葬礼的局外人。他对别人的安慰感到厌烦,他搞不清楚母亲的年龄,也懒得关注她去世的具体时间,他甚至在盖棺前都不看母亲一眼,至于原因,他“说不清”。他在守灵时喝牛奶咖啡、抽烟,觉得“这无伤大雅”。他期待葬礼早点结束,结束后可以睡上十二小时。他参加完葬礼的第二天就和女友游泳、看电影,女友得知他母亲才死时吓得往后一退,他想的是“这不是我的过错”。但是他说:“毫无疑问,我很爱妈妈,但这并不说明什么。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期待过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他是职业里的局外人。当老板给他提供去巴黎工作的机会时,他的回答却是,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可有可无”。老板追问他是否不大愿意改变生活,他答:“人们永远也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而我在这里的生活并不使我厌烦。”他本不想扫老板的兴,但他认为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改变现有的生活。他只是依然“卖劲儿地”工作。

他是爱情世界里的局外人。当女友问他是否愿意跟她结婚,他说“结不结婚都行”,如果她要,就结。女友问是否爱她,他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但可以肯定并不爱她。女友追问为什么要娶她,他说“这无关紧要”,如果她希望结婚,那就结。他知道女友听了会伤心,但他确实说出了彼时最真实的感受。当女友一遍遍追问时,他也无话补充。女友感受到他是个怪人,但也正因为这点才爱上他。

他是社会关系里的局外人。他并没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甚至与同楼层的邻居也交道不多,他也不去打探别人的生活。对于大家都厌嫌的老头与病狗,他也不会感到恶心。邻居雷蒙经常主动跟他搭话,他也只是听他说。但是,雷蒙把他当“真正的朋友”。就这样,默尔索被莫名其妙卷入雷蒙复杂的情感纠葛中,不仅被警察扇了耳光,还在一次海滩聚会中稀里糊涂对雷蒙的仇人开了枪。由此开始了一场荒诞的审讯。

作为被告,他是司法程序里的局外人。当法官和神甫试图用上帝来感召他时,他却表现出全然的拒绝和反抗,当法官问他是否为自己的犯案感到悔恨时,他却说“与其说是真正的悔恨,不如说我感到某种厌烦”。當他想为自己辩护时,律师却要他别出声。默尔索深切感受到,审讯中的庭长、检察长、辩护律师以及采访报道的记者都是一家人,而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全无申辩的可能。他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感慨:“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下处理这桩案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更为荒谬的是,默尔索之前在母亲葬礼上的表现,也被认定为“道德有问题”而成为判定死刑的关键理由。

种种情形下,默尔索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真实坦诚、善良宽和,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正如加缪所说:“他拒绝说谎……是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感到受到了威胁”“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他不耍花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里的局外人”。

二、他何以成为局外人

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可以说是一个良善又无害的人,但是他真实而坦诚的言语和行为,却因挑战了世俗社会的道德与价值体系而显得格格不入。他是一个正常人,却被视为异类,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却成为了局外人。只有当大家都习惯了不真实时,才会觉得真实是那么地不真实。加缪的故事像是一则醒世寓言,对当下社会依然是一种强有力的讽刺。世人都沉浸于一个虚伪的世界,无所谓真假,无所谓梦与现实,就这么混沌着虚伪着糊涂着。君不见,美丽的风景是假器的观看,迷人的朋友圈也是一种形象表演,信息的海洋里谣言四起情绪泛滥,当我们习惯了面具习惯了秀,那些真实的情感的出口在哪里?

小说里有一个细节可谓意味深长。默尔索在监狱里发现一块旧报纸,上面报道了一桩社会新闻:有个人早年离开自己的村子,外出谋生。25年后,他发了财,带着妻儿回家乡。他母亲与他妹妹在村里开了家旅店。为了要让她们得到意外的惊喜,他把自己的妻儿留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则住进他母亲的旅馆。进去时,母亲没有认出他。他想开个大玩笑,就特意租了一个房间,并亮出自己的钱财。夜里,他的母亲与妹妹为了谋财,用大锤砸死了他,把尸体扔进了河里。次日早晨,他的妻子来了,懵然不知真情,通报了这位店客的姓名。母亲上吊自尽,妹妹投井而死。

这则报道,默尔索足足读了几千遍。一方面,这桩事不像是真的,另一方面,却又自然而然。他觉得这个旅客有点咎由自取,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在默尔索的价值观里,虽然人生难以改变,但是至少要做最真实的自己。然而,当他试图做最真实的自己时,却被一群演戏作假的人所绑架。他越是真实,就越不被认可,他的行为就越显得荒诞。于是,真实与荒诞发生了倒置,他的真实成了世俗眼中的荒诞,世俗认可的真实成了他眼里的荒诞。这就是默尔索的悲剧性所在。

五年之后,加缪又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鼠疫》,其扉页写有丹尼尔·笛福的一句箴言:“用别样的监禁生活再现某种监禁生活,与用不存在的事表现真事同等合理。”这句话和加缪的小说一样引人深思:何为真何为假,何为自由何为监禁,何为在场何为局外?“荒诞——反抗”的哲理体系就这样一直延续在加缪的创作中,拷问着我们的灵魂:当我们做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我们反倒成了局外人,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猜你喜欢

雷蒙默尔局外人
儿童保护没有局外人
浅析默尔索“局外人”的人物形象塑造
琴(外一首)
后来我们看到了樱花
石头记(外一首)
速战速决经济战
罗斯福的细腻
电影·《雨人》
摩洛哥富翁神秘殒命,那只“萌鸟”山雀是元凶
来自监狱的陌生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