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读书会:乡村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新载体

2019-09-10蓝美琴张智武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2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

蓝美琴 张智武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赖于学习型家庭的构建。以家庭读书会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家校合作融入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益探索。乡村班主任可以此为载体,促进乡村学生与家长的发展,更新当下家庭的学习生态。

【关键词】家庭读书会;终身教育思想;学习生态;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5-0065-03

【作者简介】1.蓝美琴,浙江省武义县熟溪小学(浙江金华,321200)教科室主任,一级教师;2.张智武,浙江省武义县熟溪小学(浙江金华,321200)校长,高级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在此背景下,人们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家庭开始,构建学习型家庭。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的期盼,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必由之路。[1]

一、活动缘起:利用世界读书日发起家庭读书活动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时间为每年的4月23日,其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投身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大师们。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2018年4月23日,笔者给学生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跟家长一起看书。虽然之前班级也有过零零散散的亲子共读活动,但作为作业布置给家长,这还是第一次。这次活动让笔者看到了亲子共读的极大可能性:只要我们引导得好,为了孩子,家长是愿意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的。

4月24日,笔者感慨于头天晚上班级群里家长跟孩子一起共读的场面,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对于家长阅读的事情,我一直想跟大家探讨,却没有勇气,昨天借世界阅读日的契机,终于说出来了。虽然我们的工作都非常忙,但我相信,总有几位家长会跟着我走,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实体书店与淘宝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购买。不学习,我们就不能站在教育理论的前沿,就看不到现实存在的问题,就会止步不前。所以,我向大家发出邀请,每天晚上8点,放下手机,跟孩子一起读书。

没想到,这条信息发出之后,班级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赞成,家庭读书会活动就这样开展起来了。

二、活动过程:家庭成为学习的新空间

在终身学习时代,“学习”的意义已经从学生拓展到社会每一个成员。家庭,不仅可供人们休闲娱乐、交流情感,还应该成为人们享受学习乐趣、共同提高的新空间。

1.制订方案:在明确要求中,稳步推进。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与父母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快乐地阅读,笔者制订了熟溪小学二(1)班家庭读书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指导思想、计划目标、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推荐书目等内容。家庭读书会的具体要求如下:(1)制订家庭读书会方案;(2)每个家庭准备一个笔记本做好记录工作;(3)确定读书会交流的内容;(4)设计一个综合评价表,对每次读书会的内容进行及时评价。

2.开展共读:每一个共读的家庭,温暖如春。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能够安静地捧起书本阅读,实属难事。而在我们班级微信群里却经常出现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的照片。让笔者感触最深的一张照片是,爸爸跟儿子一起读书,儿子读的是绘本,爸爸看的是笔者推荐的《好方法教出好孩子》,不远处的桌上,一只手机孤独地躺着。

家庭读书会一个月开展一次,多数家庭选择在周末进行;每个成员可以介绍自己所读书籍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还可以分享教育新闻或故事,目的是为了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启发。最后要进行总结评价,这个环节不可缺少,旨在促进反思和总结。

家庭读书会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感情,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与美好。

3.读书论坛:每一个共读的家庭,坚定步伐。

从4月23日到5月25日,一个多月时间里,学生的读书习惯、家庭的读书氛围在慢慢形成,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脱离家长进行自主阅读了。但是,这样的家庭活动能坚持多久?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的读书论坛活动开始了。

第一次论坛由笔者主持,笔者首先围绕家庭应该怎样做好阅读工作进行了主题发言,然后各位家长围绕孩子的阅读情况展开对话、交流,最后大家就共读的《好方法教出好孩子》一书谈了自己的阅读感想。参加本次论坛的共有25位家长,写了发言稿的共有13位。这次家庭读书论坛让大家看到了读书带来的积极影响,更坚定了共读的步伐。

4.“寻找最美家长”:扩大影响,巩固习惯。

“夸夸爱读书的爸爸妈妈——寻找最美家长”活动由学生发起。以往都是家长评价孩子,而这次,家长是否合格要由孩子来评价;评价方式由口头讲述、读书摘记、家庭阅读打卡几个方面组成;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次总结,评出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最美家长若干名。这样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与家长建立更多的联系,促进彼此欣赏,巩固读书习惯,形成读书自觉。

三、活动价值:促进家庭学习生态改进与家庭发展

1.家长终身教育思想的萌发。

“我们可以說,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2]这告诉我们,作为成人的家长一样需要学习。

在“家庭读书会”的引导下,起初一个月,全班33个家庭基本上能够坚持每天进行亲子共读打卡;有4个家庭不能每天坚持,但有参与;还有3个家庭没有参加。到2018年9月,所有家庭都能够坚持每天阅读;10月,有25个家庭开展了家庭读书交流会,还有21位家长作了读书摘录,4个家庭制作了读书美篇。

上述事实说明,通过乡村班主任的适当介入,是可以促进家长的学习意识觉醒与能力提升的,这将直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萌发。当一个个家庭开始重视阅读并投入其中,学习型家庭建设之路就开通了。

2.家庭学习生态的更新。

“孩子不仅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承受者,还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参与者。作为学校同家庭联系的媒介,如何发挥学校教育的长处及弥补家庭教育的短板,中小学生是重要的力量。”[3]在家庭读书会的开展过程中,家长对孩子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孩子对家庭也有促进推动作用。孩子的坚持,成了推动家庭读书活动持续开展的强大力量。

小傅妈妈说:“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家长的考验。共读让孩子更快乐、健康、自立、博学,也让家庭更和谐、温馨,有了家的味道,书的味道。”

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家长与孩子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就有了更多的自我反思,他们会通过具体的学习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此意义上,也就有可能营造新的家庭氛围,形成共同学习的亲子新关系,实现家庭的生态更新。

3.促成更高质量的家校合作。

“学校教育是综合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介入,应该是全面的;家庭生活的内容也是具体综合的,教师应该综合性地影响孩子的家庭生活。这就意味着,家校间的‘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学业、生活习惯上,也不能停留在任何一个具体领域或者维度上。”[4]一般说来,家长重视学习,文化素养高,家庭中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最能促进家长学习与发展的人,也往往是孩子。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来自孩子的反哺,往往会成为家长学习的重要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乡村班主任可以更主动地介入学习型家庭建设之中,推动孩子成为家长发展的新关键人,向家长提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倡议,同时了解每个家庭和家长的发展状态,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思想状况。与此同时,当家长与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后,他们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家校合作。

儿童的学习不仅发生在学校环境中,还发生在儿童所接触到的所有环境之中。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早期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会化具有决定性影响。通过家庭读书会促进乡村学习型家庭建设,可以成为乡村班主任的工作研究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白慧.我国台湾地区学习型家庭的发展与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7):199-20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6.

[3]楊小微,李家成.中国班主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16.

[4]李家成,王培颖.家校合作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
拉近家校心理距离,促进问题学生转化
关于教师教育管理权运用的思考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校合作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