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间痛失田家炳世间处处田家炳

2019-09-10吴应海

初中生写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田家炳朱子矿泉水瓶

吴应海

数字中的田家炳

你的学校,或许有一栋“田家炳”大楼,它和它的“兄弟们”散落在全国各地93所大学、166所中学、44所小学和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里。田家炳由此被人们称为“百校之父”。

田家炳生于1919年,祖籍广东大埔,早年于南洋创业,1958年举家移居香港,创办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塑胶薄膜和人造皮革,被誉为“香港皮革大王”。

田家炳一生爱国爱乡,视慈善工作为第二事业。1982年,田家炳捐资创办田家炳基金会,专门从事捐办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公益事业。除了捐建教学楼之外,还捐建了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医院29所、桥梁及道路近130座,以及其他文娱民生项目200多宗。

20世纪90年代,在积极回馈香港的同时,田家炳基金会也致力于支持内地的教育事业,订定资助师范大学与中学的申请章程,大规模捐建各省市区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和田家炳中学。在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门、多位香港教授学者的鼎力推荐下,再加上各地政府和学校资金配合,基金会所资助的学校遍布全国34个省市区。

(新华网)

素材点评

数字是冰冷的,但透过这组捐赠统计记录,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它的温度,感受到了田家炳先生无比博大的爱心。他情系祖国,情系教育,慷慨解囊,不求回报,谱写了一曲感动人心的奉献之歌。世间痛失田家炳,世间处处田家炳,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名字深深刻进心底。

适用话题

爱国、慈善、情系教育、榜样等。

卖豪宅也要兑现捐赠承诺

2001年,受香港金融风暴影响,田家炳基金会的资金收入急剧下降。田家炳为了兑现早已承诺的捐赠项目,把自己居住了37年、位于香港九龙塘高尚住宅区的700多平方米的豪宅,以5600万港元卖出,自己和太太却住进了出租房。他的这一住宅本可卖出一亿元,因金融风暴别墅价格大跌,但他还是横下心卖掉了。当买家知道他卖房的目的是为了支援内地教育时,在已经谈妥的价格上面,额外多给了几百万元港币。

田家炳在2006年接受采访时称,“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有了承诺就要做到,于是我就下决心把房子卖掉助学。当时,我有20多个子孙在香港,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20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

2009年,田家炳将名下全部物业转赠予基金会,自己仅留少量养老金,并广邀社会贤达参与基金会管治,自己退任为无决策权、无投票权的荣誉主席职衔。

田家炳曾这样对媒体说:“我将自己创办的实实在在捐出去,自己变成无壳蜗牛,过低调生活。”

田家炳的高风亮节赢得了社会各方的称颂。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此外,田家炳还荣获广东、青海、福建、云南、湖北、海南、黑龙江等省政府颁授的荣誉奖章,被全国80余市县授予荣誉市民,数十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荣誉博士与院士荣衔。

(《每日经济新闻》)

素材点评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兑现捐赠承诺,田家炳不惜把自己的豪宅低价卖掉,然后去租房居住。这样的举动,已经不只是讲诚信了,更折射出了田家炳的伟大人格。难怪那么多人尊敬他,难怪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要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因为他的举动非常人所能做到。

适用话题

信义、品格、承诺、大爱、尊敬、感动等。

一个矿泉水瓶用一周

“田家炳,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名字。”这是与田家炳先生有着20余年友谊的原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唐志成的评价。川师大与田家炳先生于1996年结缘,多年来,几乎每次入川,田先生都会到川师大访问。“川师大是他从香港进入内地捐建的第一所高校,他慷慨解囊,将800万元巨资捐赠给了学校田家炳楼的建设。这是川师大改革开放后接受的第一笔无偿捐赠。”然而,这样一个为教育慷慨解囊十多亿的慈善家,生活上却是一个十分朴素的人。

唐志成回忆说,十多年前,田家炳先生到四川访问,接待人员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在双流国际机场下机时,他带着一个标识为“夏枯草”的矿泉水瓶,一路上始终喝这只瓶里的水。第二天、第三天……这只矿泉水瓶一直伴随着他。整个行程他没有动过其他的矿泉水。一周的活动结束后,他又带着这只“夏枯草”矿泉水瓶登上飞机回到香港。

有人问田先生为什么一直使用这只矿泉水瓶,他在广元田中师生座谈会上公开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香港有約700万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扔掉一个矿泉水瓶的话,就要扔掉700万个瓶子,那就会耗费很多资源。节约能源,从他做起。

田家炳先生在餐桌上还有一个细节:分餐时,先生盘里的食品总会吃得非常干净,不会留下任何一点儿可食之物,即便是红薯,也吃到只剩下外表那层皮,绝不浪费食物。

田家炳素有“吝啬”的美名:他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80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10年,袜子补了又补;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无论出差去哪里,无论下榻如何高级的酒店,都是用自己带的肥皂……

田家炳先生在创业中、在生活中,始终遵奉一个“俭”字,“俭以养德”是他在每一个地方几乎都要讲到的一句名言。

(《封面新闻》)

素材点评

在捐资助学上,田家炳是那么的慷慨大方;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他却是那么的节俭,甚至连一只矿泉水瓶也要用一周,一只红薯也舍不得浪费掉……鲜明的对比中,田家炳的节俭品质跃然纸上,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适用话题

节俭、朴素、环保、细节、楷模等。

一本《朱子家训》影响了他

《朱子家训》为明代朱柏庐所著,以儒家“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总结做人治家、教育后代的经验。全文虽仅500余字,但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是300年来最具影响力、也是内容最为详尽的一部“治家”规范书。田家炳称,《朱子家训》对他的影响持续了一生。

田家炳早年经商,后又转向工业,创办田氏化工企业。之所以离开商界去从事工业,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受到《朱子家训》的影响。中国民间有句老话——“无商不奸”。在商场上的确有些人为争利润不择手段,以次充好,假货当真,短斤缺两。于是,田家炳下决心改了行。

田家炳每念到先父教导的《朱子家训》内的“刻薄成家,理无久享”等格言时,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在工业上要想维持自己的产品水平,取得用户的长期信任,特别是高技术、固定投资大的工业,就必须建立好品牌,不容取巧,万一商誉做坏,工厂就很难维持下去。于是他认真遵循《朱子家训》和先父的教导,在创业中,坚持践行“利人必能利己,己立才能立人”的宗旨,赢得了各界人士广泛而长久的真心支持和拥戴,使得企业一步步走向成功。

《朱子家训》也给田家炳的家庭创造了无穷的幸福和快乐。在他的大家庭里,做到了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他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都是先受良好的中文教育,而后再留学美国、加拿大,接受专门教育,学有所成,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这些都得益于《朱子家训》。

(《南方日报》)

素材点评

一部《朱子家训》影响了田家炳,这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好的家风可以熏陶人、教育人,让人能够拒绝诱惑,保持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成事成名成伟业,立人立德立家风,但愿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形成良好的家风,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适用话题

家风、家教、利人利己、传承等。

素材链接

斯人已逝,校园里永远有座田家炳楼

◎张丰

2018年7月10日,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去世,享年99岁。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普遍采用官方讣告中的内容,称之为“田家炳博士”,这是很适当的做法。尽管中学毕业后就开始投入到艰辛的实业,晚年才获得“名誉博士”称号,但是他一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足以配得上这个称谓。

幼时失怙,早年奔波于异乡、筚路蓝缕,于艰难困苦中凭借胆识与智慧创下商业帝国;之后却不耽于个人享受,把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捐助的学校遍及中国各地,被称为“百校之父”……纵观田家炳的一生,有万千财富却坚守内心的澄静从容,受世人尊敬却淡泊明志,可谓“有松柏之实而不居其名,有梅竹之风而不矜其节”。

和其他企业家相比,田家炳对教育的捐赠也有自己的特色。他更多捐赠给中小学,用他的话说,这种捐赠“投资回报率比较高”。所谓回报,并不是金钱,而是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捐给基础教育,更能实现这一点。

在捐赠的大学中,他主要捐给师范大学,几乎每一所省级以上的师范大学都有一座田家炳楼,这仍然是更直接助力教育事业的体现。

终其一生,田家炳先生都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秉承“宁可实而不华”的祖训,认为“资助教育是‘把钱用在最有用的地方’,产生的效益远大于把财富留给个人”。几十年间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却只把自己看作是“一尘老人”“只要能发挥尘土一样小小的作用,就很满足了”。

在教育事业与民族兴亡面前,田家炳把自己放得很低,“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我毕生希望所在”,终其一生都在践行教育强国的理念。他始终对教育事业持有一颗赤子之心,耄耋之年参加“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时,表示“我的学历低,今天与诸位谈教育,实在惭愧”,退场之时更是“向着全场的中学校长们深深鞠了一躬”。

田家炳代表了一代华人企业家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们是独特的一代:大多出生在广东、福建、浙江,这些地方既有深厚的傳统文化土壤,又因被列强入侵而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复杂的时代背景赋予他们强烈的家国情怀。改革开放后,他们返回童年生长的地方——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既办实业,也捐赠教育、卫生事业,回报社会,把自己的遭遇、事业与国家命运、民族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

田家炳这一代企业家,是真正的时代精英,他们并没有只满足于构建个人商业帝国、财富帝国,而是永远怀着作为一个企业家对教育事业、国家民族矢志不渝的热爱。

斯人已逝,精神永恒。以田家炳为代表的老一代企业家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家国情怀,是过去一百年华人世界最耀眼的成就之一,值得新一代企业家深思和学习。

(《新京报》)

田家炳——这是一个我们特别熟悉的名字,更是一个让每个中国人景仰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和爱、慈善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与有些人将慈善作为生意点缀所截然不同的是,田家炳的捐赠,自然而纯粹,低调而坚定,不务虚名,不求速效,不搏利益,不考虑回报,只是年复一年的笃实践行,只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扩散爱心。这种但求做事、莫问回报的精神,无疑是公益慈善界的一股清流。如今,先生虽然已经远去,但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猜你喜欢

田家炳朱子矿泉水瓶
小金鱼
趣味插秧
多肉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朱子涵 叶子衿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田家炳
用田家炳精神引领学生成长
中国百校之父
用矿泉水瓶改进内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