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强化课程建设

2019-09-10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层个性化课程体系

辽宁省教育厅的《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统筹国家、整合地方、完善校本课程,实现国家课程学校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建设、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进一步发挥课程整体育人的核心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进行了深入的课程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活动课程,改变教学组织方式,推进“模式后个性化教学”。通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探索,培养高素质教师,教出有智慧的学生,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成才。

我校课程建设的主线是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品质化课程体系,并向精品化努力。核心素养是构建课程体系的灵魂,课程体系是发展核心素养的载体。学校的课程结构,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结构。因此,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我校办学思想,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级指标是“做人求善、做事求真、生活求美”,对应每个一级指标,结合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又提出了三个二级指标及对应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的课程结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一)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是国家课程学校化实施。突出体现在学科实践课程上。二是地方课程综合化建设。地方课程由生物教师负责人与自然,政治教师负责人与社会,心理教师负责人与自我,地理教师负责魅力辽宁,按照规定课节上课,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将人与自然和植树节、科技节整合;将人与社会和法官进校园、国际交流等整合;将人与自我和急救讲座、心理活动课整合;将魅力辽宁和旅游地理、关爱母亲河活动整合。

(二)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分为责任担当、人文底蕴等5类31门课程,在每周四下午3:00~4:30进行自主选修课,为学生自主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三)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更多的是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实践体验。例如,我校的养成教育系列中的入校课程和九年级的毕业离校课程“走向成功”。

以上,无论是拓展课程还是研究型课程,从三级课程的角度分类,都属于校本课程,目标指向都是强化实践活动。

我校全面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增加学科实践活动,纠正实践环节弱化虚化的问题,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综合实践课程

我校综合实践学科的代表性课程为衍纸制作课程和STEAM课程。其中,衍纸制作是我校教师独立开发的校本课程,体现中华文化的非遗传承;STEAM课程是利用达伦创客套件,借鉴创客思想和STEAM思想的科技创新课程。

(二)主题性实践活动

以德育主题教育实践课程为主。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系统梳理出养成教育课程、专题教育课程等课程体系。

(三)学科实践活动

我校要求备课组必须有学期学科实践计划,每节课要有对应的学科实践纲要,在纲要中对实践课程有具体的指导,同时要求必须加强学科实践环节。

我校在七年级开设数学学科实践课。如七年级的数学课“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不同的班级教师分别用切水果、积木、纸盒、信息技术等个性化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实践。

我校在七年级开设物理学科实践课。通过开发校本实践教材,进行主题式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做各种简单常见的实验,经历探索的过程,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我校在八年级开设化学学科实践课。八年级学科实践课程以实验的实践为突破点,是对国家级教材的补充,解决实验和实践的环节弱化问题。课程把学生的化学思维发展置于中心地位——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和求知热情;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过程,并初步掌握学习化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之后逐渐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在知识间建立联系,并构建形成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践体验,促进学生能力养成。

我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实施分层式教学、协同式教学、整合式教学,研究和探索适应课时灵活安排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深度支撑和选择。

(一)分层式教学

分层式教学,一是学校以尊重差异、自主选择、大走小走相结合为基本原则,进行个性化分层走班;二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布置分层作业。分层走班教学和分层作业的有益实践,将减负与提质落到了实处。

(二)协同式教学

协同式教学,即两名以上教师同时上一节课。例如,八年级化学学科实践课,是由多名教师一起上课,一名教师主讲,其他教师深入学生的小组中,在学生实验探索的过程中个性化指导以及做课堂观察,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主讲教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同时也让教师和教师间进行了智慧互助和共享,增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合式教学

整合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例如,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一课中,由历史和政治教师整合式教学,进行两个学科主题式实践课,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的专业引领,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真知。

推进“模式后个性化教学”的目标是让教师自主且有深度地成长。其中,“模式”是指教学模式;“個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模式后”是指要避免刻意且过度追求某种教学模式。

我校提出的“模式后个性化教学”,是指学校在经历了教学模式的优质推进过程后,在保留推进教学模式中形成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发挥教师个体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实效性、启示性教育智慧的作用,即形成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以此促进教师个性化的专业成长,进而服务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推进“模式后个性化教学”工作,是进一步提升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模式后个性化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必将逐渐形成学校强有力的由教师个性化教学品牌支撑的学校特色品牌。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分层个性化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同桌宝贝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