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校内免费课后服务促使教育服务民生

2019-09-10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育局免费家长

近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局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局在品德教育、课程建设、艺术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小学免费课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区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劳动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示范区”“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型区”等国家级荣誉14项。

2014年末,我區调研员在社区调研中发现:孩子放学后和家长下班前形成了一个空档期,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被接之前可以留在学校。为了精准论证这一现象,区教育局通过不同的形式征集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及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区2.3万的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他们下班前留在学校,且有专人管理。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社会关切,将开展免费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沙河口区2015年“民生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校内免费课后服务,采取“政府买单—学校施行—教师看护”的模式,家长不需承担任何费用,这样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切实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一)建立“两大机制”,加强课后服务工作合力

1. 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

为了使课后服务工作顺利推进,除《沙河口区免费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外,教育局和各学校还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操作流程、值班领导、值班教师管理等10余项。各个学校与每个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签订《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家长告知书》,明确学校、教师、家长三方责任。沙河口区的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始终坚持自愿性、规范性、服务性的原则。自愿性原则是根本,尊重学生和家长意愿,同时也尊重教师的看护意愿;规范性原则是保障,做到操作流程规范、过程管理规范、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性原则是目的,服务于孩子成长,提供丰富课程,服务于家庭需求,实行弹性接送,也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压力。

2. 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沙河口区教育局建立了课后服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对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费用由区财政全额安排。从2015年至今,区政府累计投入资金约1400万元。协调区城建局为全区51所学校操场及校门口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消除了安全隐患,并安排管理人员、班主任、交通协管、保安、保洁等人员全程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根据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具体情况编排班级、建立名册、登记信息,并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服务日志,制作身份信息卡片。学校还在操场划定家长接送区,学校工作人员在规定区域将孩子交到家长手中。

(二)积极探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区教育局严格贯彻落实办学要求,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课后服务在不统一授课、不统一辅导的前提下进行,各校教师监管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或自习,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学业辅导。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将常规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各校根据教师资源和家长需求,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艺术类的书法、绘画、剪纸、器乐演奏等;如体育类的足球、排球、跳绳、踢毽、乒乓球等;如科技类的围棋、小制作、七巧板、创意动画设计等;如学科拓展类的经典诵读、名片欣赏、课本剧、小主持人等。每天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作业时间”,更是学生发展特长、培养情趣、愉悦身心、强健体格、提高核心素养的拓展时间。

从2015年3月开始,沙河口区的35所小学全部开展学生校内免费课后服务工作,除每周三半天外,周一至周五的15:30~17:30为学校的看护时间,特殊情况时间可适当延长。各学校对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进行编班,每个班级原则上不超过35人。目前,全区享受免费课后服务的小学生月均7000名,约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27%。每月开设的课后服务班级数量稳定在240个左右,每天由近500名教师和工作人员参与看护和管理。校内免费课后服务工作在我区推广三年来,坚持了“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原则,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沙河口区的校内免费课后服务工作,从思考到实践,从尝试到创新,从单一到多元,让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课后服务,让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让民生工程真正落地生根、百姓受益。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教育局免费家长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家长错了
免费
奚爱国
免费为止
家长请吃药Ⅱ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犯错误找家长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