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合规律 尊重想象

2019-09-10行佳丽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9期
关键词:画册剪纸成人

行佳丽

九月份幼兒园开学了,升入大班的孩子们的书包里背来许多可供裁剪的卡通书与一本拼贴画册。新的学年老师教给小朋友两项剪纸技能:一是沿着轮廓将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下来;二是对折纸张,绕过折线剪出对称图形。这两个技术不是那么简单,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也充满挑战。

每天的剪纸时间,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哎呀!老师我剪断了,呜呜……”老师赶紧安慰他:“不要紧,我们可以把断了的两部分贴在画册上,拼成完整的图形。”这个小朋友刚抹干眼泪,那边又响起:“老师!我把小猴子的耳朵剪掉了,它好疼。”老师又走过去搂住宝贝:“别担心,咱们贴在画册上的时候给它画一个耳朵好吗?”

几次实践后,孩子们的剪纸能力越来越强,剪出来的卡通图案边缘越来越整齐,剪出来的对称图形越来越复杂。大家也跃跃欲试地将自己的图案素材组合在画册本上,拿回家创编故事请爸爸妈妈做记录。第二天,当孩子们把拼合好的故事剪贴画带回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孩子的剪贴素材被替换掉了,家长们觉得孩子的剪纸不精致,自己剪了一些颇为复杂的对称图形,比如燕子、窗花等图案,用在了剪贴画中;而有的剪贴画的组合形式明显带着成人的痕迹,创编故事变成了看图说话,画面像手抄报一样整齐,孩子的稚拙与想象力消失殆尽。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以喻真行(大真)小朋友的故事剪贴画为例,分析幼儿园孩子手工剪纸与拼贴的目的。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到,小飞机裁剪自一本画报,飞机的台阶上还有被剪掉身体的狐狸头。围绕飞机的是对称剪法剪出来的小人,纸材选择颇为随意。除了单张小人剪纸,还有连在一起的手拉手小人,可能是大真小朋友无意中叠了两层纸剪出来的。同时,也有剪坏的碎纸片,大真把它们拼成小人贴在了画册上。孩子们在组合元素时并没有明确的构图意识,有时候会东贴一个、西贴一个,有时候会把所有元素挤在一起。但不论在成人看来怎样的毫无章法,创编故事的时候,幼儿基本都能天马行空地自圆其说,这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难能可贵的想象力。

手工制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始于感知、终于行动的过程,剪纸本身是一项技巧性要求较高的活动,考虑到4-6岁孩子小肌肉动作的发展特点,我们不能把“精确裁剪”作为本任务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经验的积累,孩子总有一天会剪得与成人一样整齐,如果我们把成长所必得的结果提前拿来作为目标,只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与此同时,儿童故事创编所激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是更重要的目的,但在成人的布局干涉下,有可能被破坏掉。亲子活动本身是非常好的生活体验,其前提是平等、尊重,家长要放低姿态,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的想法一定比孩子高明。尤其是在艺术表现上,孩子的童稚与想象反而是成人的老师,正如画家毕加索所说:“我用了一辈子时间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

可以试试把“重思维轻技术”作为儿童手工制作的评价标准之一,着重于培养孩子对纸工的情感与兴趣,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这才是“儿童本位”的育儿观念。

(本期作品由山西师范大学幼儿园卫海凤老师提供)

猜你喜欢

画册剪纸成人
养大成人
大嘴蛙学剪纸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神奇的太阳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