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种等待,难能可贵

2019-09-10王爱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读书声丹顶鹤王老师

王爱梅

有一次,我执教县级观摩课——《美丽的丹顶鹤》,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老师。教学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找出不懂的问题,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不一会儿,读书声渐渐小了,后来,只听见一位学生还在读着:“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循声望去,是平时课上不太爱发言的亮亮,他读得并不流利,声音也说不上甜美,但他读得很投入,没有注意到只剩下他一个人在读,他就那么读着,旁若无人地读着……

公开课上的时间可是要分秒必争的,我不能为了他一个人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本想示意他停下,犹豫之后开始静静地等待。“……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要在这儿度过整整一个冬天。”他读完了最后一句话,脸上写满了成功的喜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亮亮一改往日的不善言辞,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我也高兴地表扬了他。下课后,他笑眯眯地走到我身边,帮我收拾讲台上的书本。我摸着他的头,一种感动涌上了心头……

评课时,陈校长说:“等亮亮读完了最后一句话,王老师这种无痕迹的教学,使我非常感动:感动于王老师没有因为他的落后而瞧不起他,也没有因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打断他;感动于学生们没有嘲笑他;更感动于这个学生能自信地坚持读下来。”

李老师说:“在当下一切都讲求速度的环境里,王老师能静下心来,等待一个落后的学生赶上来,这种等待,真难能可贵!”

不经意播种的“等待”的勇气和执意,竟然使我的课堂有了生命和温度,也促使我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一、等待,用赏识的心态呵护成长

在成长的路上,人需要鼓励。鼓励的话,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鼓励的话,有时一句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班曾有一名调皮出名的学生,我试着递给他一张卡片,上面写着:“陈刚:你在纪律上的进步连我都惊讶,你还能让我再惊讶一次吗?”短短几句,竟然成了该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曾有一名“三进三出”培智班的学生,语、数成绩较差。我看到他对画画有特殊爱好,于是试着递给他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王爱军:未来的小画家!”当时他捧着卡片,内心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语。自此以后,他将这张卡片中的话珍藏在心中,平时虚心向美术老师请教,勤于习画。一年后,他参加县小学生现场绘画比赛荣获了一等奖,后来考取了某美术学院。这种无声的激励与等待,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二、等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差异是因潜力暂时没有被充分激法造成的。如,爱迪生是个大发明家,但小時候常问一些古怪问题,弄得老师难堪,被贴上“弱智”的标签;爱因斯坦是著名科学家,但学生时代,许多测验考试都不及格。难道能因为他们学生时代的成绩不好说他们愚笨吗?这足以警示我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不能用静止的、僵化的思维定势来看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等待学生的成长,静听成长的拔节声。

三、等待,用理解的心智经营教育

每一位教师潜意识里总是期盼班里的学生乖巧听话,不招惹麻烦;期盼他们快点长大,每个学生都变得那么优秀。可我们不要忘记,一切进步与成长都有发生的时间与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如果学生都没有差异,都有相当高的道德素养、良好习惯、学习欲望、学习基础,那我们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像今天这么富有魅力。教育就是一个慢而等待的艺术,慢也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在“等待”中,教师才会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的智慧;在“等待”中,教师才能慢慢教出“理想的学生”。

教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等待。作为一名教师,难道不应该对当今的“高效”持一种辩证的认识吗?我们应用自己的实践与投入,诠释富有真情等待的教育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市曲塘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读书声丹顶鹤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三只丹顶鹤
有趣的动物
车胤萤光苦读终所成
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笑声、掌声、读书声构建精彩的课
返璞归真,让语文味更芳醇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丹顶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