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2019-09-10王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日月潭阅读课文学生会

王敏

从进入学校开始,学生就开始了阅读。可是好多学生都会说:“我都不知道怎样的阅读是有效的阅读,因为自己在阅读之后都不会对文章产生印象。”那怎样的阅读才有效呢?我给出三点建议。

一、读标题,猜文意

通常情况下,要读的文章都是有标题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都有一种迫不及待要进行阅读的想法,不会去认真读文章标题,甚至有些学生都不看标题直接读课文。文章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看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灵。那么,看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內涵。可是不少学生会说,我看标题也看不出什么呀!是啊,如果只看而不思考,确实看不出什么。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个有效的经验就是,如果在看了标题之后去猜猜文章会写些什么,那就可以让自己进入一个有效阅读的境界。

比如说《日月潭》一文,在读的时候我让学生不要翻书,先看标题然后去猜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我这样问学生:“同学们想想,如果看到‘日月潭’,你会想到什么呢?潭,是不是有水但不太深的池子?潭中哪里来的日月呢?难道是倒影?白天映日,晚上映月?还有没有其他可能了?会不会是潭中有日和月?……”

有了问题就去解决,于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所写的内容就有了好多猜想,有了这些猜想,他们就有了阅读课文的冲动,有了这种冲动,还怕不会认真阅读课文吗?

二、读文章,构理解

根据文章的标题去猜文章的大意,还只是有效阅读的第一步,真正的阅读还是要面向文章本身的。众所周知教师平常在教阅读的时候,都是说要去理解文章的,那怎样才是理解课文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早晨,一只小蚂蚁来到了树林里找吃的,可树林变了样,树上的树叶不见了,满地都是落叶。一阵风儿吹来,小蚂蚁感觉有点冷,周围那么寂静,小伙伴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可能不少学生都感觉这段文章没什么好理解的。那我问学生:“这段文字写的是谁?它出来干吗去?”学生会回答:“这个片段写的是小蚂蚁,它是出来找食物的;这应当是一个秋天或者冬天,因为树上的叶子不见了,叶子都落到地面了。”如果作出这些回答,说明这段文字学生读懂了。

一些基本问题的提出与回答,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工具。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脚手架一样,踩着它们,就可以爬到文章大厦的任何一个位置。这些问题包括:文章写的是谁(说明的是什么对象)?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一些“躲”在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是需要我们“发掘”的。譬如上面的段落中所写的季节,就没有明确地说是什么季节,而是通过树上的树叶掉了来说明的。

三、读问题,理脉络

练习或考试时,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够正确地回答文章后面提出的问题。其实这里有一个诀窍,那就是在读文章之前可以先读问题,而且在读完问题之后,未读文章之前,还应当先根据问题去猜想一下文章有可能写的是什么。

比如说,考试时在某一短文后面看到这样的问题:这篇短文共有         句话,这段话写了         、         、         这三种水果……看到这些问题,你肯定知道阅读短文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有“。”号,就会在短文中数数有几种水果了。这就是问题驱使着大家有目的地去阅读短文,就是有效阅读的方法。反之,如果不先读后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就不会去做上面的事情。所以在考试的时候,跟着问题走,是快速、高效阅读的重要方式。

有效阅读最重要的方法还是课后阅读,只有课后主动、积极阅读,才能让学生积累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直觉。如果有了良好的阅读直觉,那在遇到任何文章的时候,学生就都容易理解了。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日月潭阅读课文学生会
充分重视独立阅读课文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日月潭》中的“像”
小学语文阅读课文教学效果提升的基本策略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日月潭
浅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
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