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搭船的鸟》为例谈状物类课文的教学

2019-09-10陈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状物翠鸟物象

陈美

《搭船的鸟》是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以儿童的身份,描写了在大自然中看到的景象,语言朴素、清新,充满了童真童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状物类文章来说,其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描写对象的特点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这一类课文的时候,教师应把认识物象的特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深层阅读,掌握状物类文本的基本表达方法,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下面就以《搭船的鸟》一文为例,对如何抓住物象特点进行探讨。

一、抓题眼文眼,认识物象特点

题眼或文眼大多是物象特点的折射。在教学时,抓住题眼与文眼,仔细品读课文,可以使学生对物象的特点有更深刻的了解。

仔细品读题目,“搭”是指“乘、坐”的意思,“搭船”也就是顺便乘船的意思,一个“搭”字,使鸟儿更具灵性,从题目就可以看出鸟儿和人在自然中是和谐友好相处的。因此,教师可以就文章题目做如下设计:“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搭船的鸟指的是哪种鸟?它是怎样搭船的呢?”在提出问题后,教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以使学生获得对翠鸟特点的初步认识。

这样的教学,从课文题目入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阅读、解决问题,一开始就抓住了阅读教学的主线,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整体把握,短时高效,事半功倍。

二、品析词句,认识物象特点

對于状物类文本来说,许多物象的特点都隐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句段,引导学生品味感悟,从中深刻地感受言语的意味与情味,真正让言语入心入境,使学生与作者感同深受。

《搭船的鸟》一文中有许多描写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比如“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翠鸟捉鱼的动作,表现了翠鸟的飞行速度之快,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儿童的心,出自儿童的口,通俗易懂。因此,在这段话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做这样的设计:“翠鸟的飞行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你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飞行、捕鱼动作之快读出来吗?”

这样的教学集抽象概括、细读品味和有感情朗读于一体,符合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由表及里,认识物象特点

对于作者描写对象的特点来说,学生的认识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

学生在阅读《搭船的鸟》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容易把阅读的重点放在鸟的样子与具体的动作上,从而忽略了作者是如何抓住物象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因此,基于这点认识,教师可以做如下的教学设计:“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搭船鸟儿的样子,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大屏幕显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这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与表达的?你从中读出了作者对鸟儿怎样的情感?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学会了抓住关键句子阅读品味的方法,也由此掌握了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描写与表达的写作方法,与此同时,通过朗读还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翠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对于一篇状物类文章来说,教师要从文本内容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从认识物象特点等方面来展开教学。这样,不仅抓住了阅读的重点,还可以为学生学会表达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康平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状物翠鸟物象
笑翠鸟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常常想起人间的美好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汉语文学的“状物”特性及诗性美感
浅谈状物类课文的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中状物内蕴探析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