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状物类课文的教学

2016-05-09孟娟

新课程·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状物表达语感

孟娟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描摹事物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为状物类文章。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文体观照中确定内容,在品析词句中培养语感,在读写结合中训练表达,从而提高教学的效度。

关键词:状物;文体;语感;表达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描摹事物的文章,我们称这样的文章为状物类文章。这类文章无论语言还是写法都值得学生好好地学习。那么,对于这样的文章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如果老师心中无数,势必影响学生对状物类文章的有效吸收和把握,降低学生学习的实效。

一、在文体观照中确定内容

当前的阅读课堂中,教学目标不明,不知道到底要教些什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对一篇文章,如果教师不知道该教些什么,即使有再高明的方法,也只能是南辕北辙。教师只有明确了目标、确定了内容,才不会失去方向。笔者认为,应该依据文体的特点而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那么,状物类文章应该教什么?应该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呢?

比如,教学《黄山奇松》时,课文是从两个方面介绍黄山的松的:一是写了三大奇松;二是写了松的姿态。既然是状物类文章,那么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语言文字表现松的“奇特”,又是如何写出“奇特”的,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和目标。

由此可知,状物类文本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把握事物的特点及作者的写法。而如此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依据就是文体的特点。

二、在品析词句中培养语感

品词析句、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足够的言语实践中去感悟和品味语言的内蕴、情感和表达,这样才能逐步形成熟练的语文能力。状物类文章,语言一般都比较生动、形象,作者的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因此,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潜入语言文字中去,通过咀嚼、品析,以把握事物的特点,训练语言,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通过深入开掘,挖出词句的意蕴。

《黄山奇松》一文,课文在描写迎客松的时候,用了“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等词语,这几个词写出了迎客松的特点,理解起来也有难度。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然后出示迎客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迎客松的枝干、树叶,获得直观的感受。接着,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你见过80多岁老人的脸没有?什么样的?让学生描述一下。像这样的脸就是经过岁月风尘的“饱经风霜”的脸。在学生读懂了词意后,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加深印象。如此,迎客松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再如,教学写送客松的句子,对于“枝干盘曲”一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看到的“盆景”联系起来,从而感受到姿态的独特。

三、在读写结合中训练表达

读写结合,寓写于读,是当前阅读教学的一个方向。学生从课文中体悟的方法只有在大量的写的实践中,才会真正领悟和掌握。因此,教学状物类文章,在把握事物特点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文本的写法,去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做到及时迁移运用。这是教学这类课文的目标和重点所在。所以,在教学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揣摩课文是怎样来写的,有哪些好的方法值得借鉴,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当堂练笔,加强读写结合,训练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特别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当属作者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描写。作者所用的表达句式是很特别的。有三个字、两个字、四个字,长短不一。作者为什么运用这样的句式?教学中让学生先读一读,感觉一下,这样的句式读起来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读中就能感受到句式的变化。接着,让学生思考:这种句式变化和作者描写黄山松千姿百态有联系吗?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句式和内容是相融合的,这样的姿态,也只有用这样的句式,才能形象地描写出来。学生体会到了这样写作的好处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读写结合的练习,进一步迁移运用。比如,让学生以“天上的云雾变化多端……”或者“家乡的石头千奇百怪……”等为写作的内容,让学生运用这种句式写一写。这样的结合就是有效的、扎实的。

再如,教学《莫高窟》时,课文对彩塑的描写,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展现了飞天的各种优美的姿态。这样整齐的句式,在教学中是需要学生学习借鉴的。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文字,思考这段描写写出了飞天的哪些姿势,给你什么感觉?还有哪些姿势呢?展开想象,续写几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比如,学生的课间活动:回想一下,课间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都有哪些表现?踢毽子的是什么姿势?跳绳的是什么姿势?等等。要求学生写这样的句式,必须有一点难度,因为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了。在句式的整齐及词语的运用等方面要给学生提一些要求,增加写段的挑战性。

当然,教学状物类文章时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教学的效度。

参考文献:

钱瑾.浅谈写景状物类课文的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状物表达语感
写状物作文,如何观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