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贯彻环保理念的探究

2019-09-10王培鸽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意识环境保护

王培鸽

摘要:近期严重雾霾频频发生,导致学生停课,不敢进行室外活动,雾霾已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面对环境日趋恶化,如何保护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知道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和过分的索取,生物圈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了,这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威胁,增强全体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如何保护环境应从孩子抓起,因为孩子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对他们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刻不容缓,而初中生物教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变得非常重要了,鉴于上述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

生物圈中的生命是经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和过分的索取,生物圈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了,这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威胁,增强全体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中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对他们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变得刻不容缓,而初中生物教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变得非常重要,下面就谈谈我在初中课堂上的一些具体做法:

首先,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发动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破坏环境的实例。如: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掠夺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荒山秃岭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大熊猫、金丝猴濒临消失,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工厂燃烧煤焦油,农村人过节放炮等有关的问题。

在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有关的视频,将一些人类自身造成的悲剧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人类只注重自身利益,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势必会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将来造成悲剧的后果。

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环保方面宣传力度加大,做了一系列有关工作,取得局部的成效,但我们的经济仍处于高消耗状态,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不断增大,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沙化和碱化每年递增,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水体污染使水资源加剧短缺,各式各样的污染造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等问题。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感受存在于身边的环境问题,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理念。

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材“生物与生物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都是我们进行环保教育的很好的题材。我将尽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保护教育情感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在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森林的生态效益。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21.63%,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1%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遭受长期持续的严重破坏,导致大自然的报复。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1998年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楼顶有绿色,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0%,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再次就是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根据生物教学实際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组织学生做了关于阳洪镇周围水污染的调查,阳洪镇周围空气质量的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对周围的环境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加强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让学生以家庭和学校为对象展开调查,确定日常生活中向水体中加入了哪些物质,会造成何种污染?学生们惊奇的发现我们向水体中加入了如此多的物质:如各种清洁用品(洗发液、香皂液、洗衣粉、洗洁精、漂白水等),还有一些不应该冲入下水道的家庭用品(机油、杀虫剂、油漆等),包括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接着同学们仔细阅读了各种污染物的产品标签,了解到其中有哪些有害的成分,讨论出了这些物质不恰当排放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建议。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不仅了解了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除了调查实践以外,学生亲自试验废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的危害,亲身体验污染的严重后果,污染环境,人类将自食其果。比如,近期的雾霾。我还组织学生对周围的人们进行环保的宣传活动。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快餐盒、拒绝使用涂改液、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食野生动物等。

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理念,使中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让大家一起来努力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物圈吧.

参考文献:

[1] 郑周胜,黄慧婷. 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的空间面板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10)

[2] 崔亚飞,刘小川. 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基于1998-2006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 财经研究. 2010(04)

[3] 李猛. 中国环境破坏事件频发的成因与对策--基于区域间环境竞争的视角[J]. 财贸经济. 2009(09)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环保意识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