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育人模式分析

2019-09-10农冬梅欧阳思铭隆金桥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三全育人大学生

农冬梅 欧阳思铭 隆金桥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大学生 创新训练 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83

Keywords "thre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raining; education mode

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下文简称“大创计划”),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支持。目前,“大创计划”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实践项目当中覆盖面最广、受益最大的项目,“大创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1]这三个项目的实施可以充分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挖掘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保障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的战略目标,为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即高校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是高校在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标准。百色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百色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服务,人才质量会巨大影响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之一。在此背景下,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新思路。

1 “三全育人”理念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融合

在当前大学生创新训练过程中,从项目的宣传,项目的申报,项目的评审、项目的实施及结题都可以融入“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百色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学校对大创项目十分重视。虽然大学专业教师是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者,但是,作为项目管理者的百色学院,都参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也说就是,创新训练在项目开展训练教育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人员和部门有教务处高教中心、各二级学院系、图书馆、团委、学生工作部、就业处、大学生创业园等,可能涉及到的人员有课程教师、项目指导老师,辅导员、各类创业赛事评委、创新创业讲座嘉宾等。大学生接受创新训练的地点广泛,有的在课堂上接受理理论知识,有的可能在第二课堂的讲座和参观交流等活动,还有的可能在实验研究室、大学生创业园、校内外创新孵化基地等。大学生接受创新训练时间,从大一入校一直到毕业离校的整个过程,都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机会,很多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创新思维训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文体活动、实习实践、大学生社团、志愿者、毕业设计及参与教师科研等环节都是可以开展创新训练教育。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在现有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创新育人方法,拓宽育人环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根据“三全育人”的要求,设计出一套符合本校的“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全方位教育。

2 “三全育人”理念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育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创新技术,创新技术的产生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去创造发明。[3]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创新思维入手。如百色学院为了让大学生对“创新训练”有更多的了解,在大学入校第一个学期就开“创新思维训练”这门课程,同时将创新发明理論“TRIZ理论”列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TRIZ理论”进行培训,培养大学生进行创新发明思维和方法,让学生对创新有新的认识。同时依托学校每年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各种国家级、区级的专业竞赛,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的特点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训练第二课堂活动,让大学生对创新训练有了新的认识,并通过课堂讲授和训练培养了大学的创新思维,增加了大学生对开展“创新训练”浓厚兴趣。

3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创新训练的开展

学校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做好规划,统筹安排,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到位,做到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育人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考虑、在校期间全过程培养,形成百色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3.1 创新训练项目申报的全员育人

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非常重视,每年拿出近50万的资金资助“大创项目”。并以教务处为牵头,各个二级学院積极配合,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发动全校学生申报“大创项目”。学校从参报的几百个项目中每年筛选出160项进行立项,并把优秀的项目推荐到自治区、国家进行立项。在这过程中,学校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努力指导。整个过程体现了创新训练项目的全员育人。

3.2创新训练项目的全方位育人

创新训练项目能让大学的聪明才智得到对充分发挥,对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从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达到了全方位育人的目的。一是培养大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和捕捉创新点。在创新课题申报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会阅读文献,学会归纳总结,学会从大量的文献中捕捉创新点,学会写申报材料等,在这过程中,达到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学会归纳、学会捕捉创新点等多方面的能力。二是培养大学生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科研实验中,学生要熟悉每个实验器材的使用,学生还要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了解实验方法。[4]在进行实验时,要懂得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进程,遇到问题怎样处理等。这些都能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能培养大学生处理人际间的关系。“创新训练”的实施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本领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实施当中不仅与本组的同学协作好,还要与其他组的同学、老师进行沟通、协作,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四是能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大学生的创新训练的过程是自己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创新项目需要的知识面广,需要的实验技能多,在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会碰到自己没学到知识,就会去查找资料,查阅相关知识,从而可以不断强化自己专业知识。遇到没有接触过的仪器设备,就会努力学习掌握它,才能顺利完成项目测试,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有的创新项目是不同专业的,跨学科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得到合理的创新点。这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拓展,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五是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创新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坎坷,走弯路。碰到问题,有的学生心情急躁,紧张得满头大汗,这种情况创新很难进行下去,只有冷静下来,从整个过程中慢慢查找失败的原因,才能顺利完成创新项目。所以在创新训练过程中,可以很好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个性。六是培养大学生掌握全局的能力。在创新过程中,一个项目的开展要经过很多个步骤,创新者应该要学会准确地判断创新项目的进展程度,准确掌握项目的各个阶段的内容,才能不出现重复做或走弯路。一旦出现走弯路,马上暂停创新研究,分析原因,及时作出调整。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研究活动,任何人在创新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走弯路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不学会判断进程,没有超前思维,一旦创新的道路或方向有偏差,还要按原来思维继续做下去,结果就是离预期的目标越来越远,如果在创新过程中的对阶段成果有自己的预测,就可以在过程中将有可的产生偏差调整回来,避免由于思路偏差造成极大的被动,所以学生要学会掌握整个创新的全局,预测项目的可能产生结果,以实验现象和项目目标为基础,通过判断、归纳、总结、改进、调整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采用有效的实验方案和方法,实现对“创新训练”项目的最终完成。

3.3创新训练项目的全过程育人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好的自觉性、较好的判断、归纳、总结能力。在“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在老师的全程指导下,学生们全程体验了创新的全过程,并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不容易,也收获了有成果的快乐和过程的艰辛,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技能、社交等方面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也在“创新训练”的实施过程中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巧,如果将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巧转化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当中,知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明确了目标,端正了态度,改变了方法,树立了信心,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一定会学有所成,就会容易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创新训练”项目是“三全育人”的很好载体,通过实施“创新训练”项目,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学会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了专业知识与拓展了非专业知识,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学生还可以在“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具有掌握全局的能力。 同时初步规划职业生涯的方向,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我校实施以来,百色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高,参项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学科竞赛及专利申请等方面明显提高,参项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明显,大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建设和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讯作者:隆金桥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A331);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立项项目(201710609004)

参考文献

[1] 史宝中,袁俊茹,张雅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0):5-6.

[2] 武贵龙.三全育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18.12:10-12.

[3] 赵云,邢娜.浅谈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

[4] 刘倩,韦美理,黄锁义,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大学生的多种能力[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35(4):67-68.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三全育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