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2019-09-10李丽娜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语文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文化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以语文教学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语文教师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进而实现情感的熏陶。本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拓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但要重视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全新社会环境中实现健康成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不但能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和道德素养,对高中语文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帮助高中学生了解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隗宝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记录与承载着我国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寄托着我国人民的情感,同时完整的反映出我国人民的传统理念与思想,对我国现代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语文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重点学科之一,承担着文学知识传输的责任,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利用语文教学完成传统文化渗透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情操,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包含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使学生在进行课本阅读过程中全方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同时掌握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但能帮助学生形成优秀和健康的品格,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学素养。学生通过课本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了解我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成就,并体会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升学生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刻,将大部分教学精力都投入到提升学生语文成绩方面,忽视对学生基础素质与文学素养的培育。导致高中阶段学生虽然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存在自身素质和文学素养不高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能丰富语文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增添阅读新鲜感,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实现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使学生多层面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史,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特征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实现文学素养和中和素质的提升。另外,由于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学生借助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学作品阅读和学习,能不断提升自身对文学作品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未来工作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

(一)深入挖掘古诗文中的包含的优秀文化

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为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深入挖掘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为学生展示课本古诗文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由于高中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文具有文学作品的特征,同时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材内容讲授时,要挖掘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理念和文化因子,将教学重心转移到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为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堂内容学习和传统文化认知提供助力。以学习《离骚》一课为例,教师可从作者屈原所遭受的经历入手,为学生讲授屈原面临谣言伤害和君主的疏远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洁身自好的传统品质。再如学生《鸿门宴》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讲述文章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人物关系和事件所发生的原因。在学生掌握文章具体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让学生透过文章感受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精髓。

(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帮助在阅读过程中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激荡。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重,学生在课余时间缺少经典作品阅读的机会,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停留在表层阶段。为进一步增加学生阅读有关传统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經典文学作品阅读中感受先贤的智慧,并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为保障学生阅读效率和质量,教师可利用早读时间安排学生诵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采用学生共读、小组竞赛阅读、学生领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同时在反复阅读过程中完成对经典语句的记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为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效果,教师还可安排晚读活动,使学生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美文作品,提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教学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但寄托于优秀文学作品中,还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和体会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加以利用,并以此来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完成传统文化学习提供渠道。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文章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会烛之武在国家危在旦夕之时,不顾个人恩怨只身说退秦师的爱国精神,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切身感受,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和探究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另外,在传统节日到来之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风俗活动或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上网查找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和背景故事,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布置有关传统节日和文化的写作活动,结合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身感受,书写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充分展示自身文学风采。这种教学活动不但能够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民俗,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文学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对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印象和体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为学生展示传统文化内涵和特征,使学生能够领会传统文化精髓,并具备通过传统文化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并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形成优秀品格和道德素质,以实现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晶.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80-181.

[2]李元,施风花.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44.

[3]曾群峰.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89-90.

作者简介 :李丽娜,出生年月 :1987年12.17 ,女, 籍贯:汕头市潮南区 ,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