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

2019-09-10陈鑫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初中体育学生

摘要:初中体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作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在长期的发展理念中,体育总是被人们所忽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学重新站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开始探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初中体育教学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因素以及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主动参与

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便是将学生的发展至于全面、可持续的理念之中,让学生身体、心理、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迅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始凸显,这也要求我们为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推动他们健康成长,从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建坚固的堡垒。当前,就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仍旧存在教学内容片面化、被动授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迫使初中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一、初中体育教学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因素

1.1传统理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学存在片面化的理解,认为体育教学仅仅是一些基础性的体育活动,比方说跑步这一类的,而这些体育活动是可以在生活中开展的,是对教学时间的一种浪费。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希望学校将教学时间集中在考试科目上。这种影响逐渐扩散到学生,他们也认为体育是一门无关紧要的科目,在教学活动中不够积极主动,仅仅是被动执行教师各项任务。其实,体育教学涉及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更是一个养成良好健康习惯的过程,对今后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1.2体育教学内容的偏差

体育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身体素质的过程。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关注学生技能的提升,而不是运动习惯的养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中考成绩。具有偏差性的体育教学,完全是为考试服务的,失去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在具有偏差性的教学内容中,教师是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体育中考而准备的,而且也是为了学生漫长的人生所做的准备。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是需要关注的,才能够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体魄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挂念,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3忽视学生的个性化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自身身体素质原因,在面对同样强度的体育运动的时候,会出现不一样的反应。有可能有的学生跑800米没有任何问题,而有的学生800米便坚持不下来,这些学生个性化的差异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考虑的。但是,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集体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直接降低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毕竟,每一节体育课程,学生感受不是运动的乐趣,而是身体上的疲惫,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也背离了原本体育教学的目的。长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便会逐渐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2.1更新教学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便是要改变对体育的认知,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首先,通过宣传栏、家长会、公开课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扭转大家对体育的认知。其次,拓展教学内容,让初中体育教学脱离跑步单一的教学内容,转而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向发展,为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创设平台。比方说体育教学中,可以涉及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舒缓学习上的压力,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些长高的运动方式、生活习惯等等,让体育教学真正的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当前学生发展服务的,同时也是为学生以后发展服务的,将学生至于发展之中,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最大程度提升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2.2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学生的兴趣,这也恰恰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尽可能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来丰富教学。首先,充分利用教具,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方说,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多样化的运动,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并主动的参与。其次,适当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感受不一样的体育教学。比方说,在涉及到一些理论性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这些理论教学内容伴随着视频、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的,才能够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体育课堂,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2.3利用游戏方式,开展分层教学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身的运动的特殊性,特别是在身体素质方面,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变得尤其大。体育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让教学内容处于男女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这便是体育教师所要思考的。分层教学方式,能够尽可能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特点,是提升体育课堂主动性的重要方式。比方说,在体育运动项目之中,应该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的运动形式,排球、乒乓球、篮球,让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另外,在这些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适当的游戏,小组竞赛、创新玩法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乒乓球不仅仅是对抗性的运动,同时也可以开展运送球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控制能力。对传统运动的创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奠定基础。

2.4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主动开展体育运动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指导着学生运动质量,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以为学生带来鼓励。体育运动,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运功、快乐运动的理念。首先,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清楚了解在这一趟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其次,定期进行总结性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定期进行总结性评价,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整个体育课程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总之,在利用教师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时候,教师应该以鼓励性平价为主,同时委婉的告诉学生应该提升的方面,切勿打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在进步的状态。

三、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不是强制性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而是建立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开展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发挥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构建适当的平台,让他们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对体育的认知不在停留在跑步等单一化的认知之中。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周琦.初中体育教學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22):133+135.

[2]张东勇.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168+170.

作者简介:陈鑫,出生年月:1987年01月29, 性别: 男,民族:汉,籍贯:黑龙江, 职称:中学二级,学历: 本科,工作单位:育才三中,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初中体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