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

2019-09-10邵梦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双师高校教师教师队伍

邵梦静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实用性大的教育学学科,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培养未来优秀的幼儿教师的前提是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的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高校教师理论研究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坚持双向合作的模式,即有效的“园校合作”,是高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实现校园双向融合既要积极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还要积极探索有深度和广度的教研机制,并搭建开放、多元、创新的资源平台。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二胎政策的持续开放,新生儿的数量剧增,幼儿园供不应求,为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的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的需求,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并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和需要的推动下,全国新增幼儿园上万所,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量极增。因此,各大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院都积极的兴办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同时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的需求量也提高了不少。然而目前各大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大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是教育类专业研究生毕业,然而部分民办职业院校,为了最大限度的增收,大量招生,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缺乏专业教师,有部分并非教育类专业毕业。

2018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实用性大的教育学学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1]对于当前的高校教师而言,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但是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幼儿园的一线经验。

高校教师长期在学校,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知识传授,但对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了解较少,缺乏对幼儿教育实践的关注与研究,致使高校教师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缺乏与幼儿实践课程的对接,在课程与教学中越来越远离实践。所以高校教师很少能够做到将所教授和研究的理论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检验,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教学,最后导致学生在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实际工作与学校所学完全是两码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之间的这种落差必将影响作为新入职的教师专业发展。而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减少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才能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教育,进而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基地,在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同时,也是高校教师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基地。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最有效的途径必然是走园校合作之路。在学前教育领域,园校合作即幼儿园与大学的合作,指幼儿园和大学在平等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托各自特有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效的“园校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也是高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思想。[2]

(一)搭建园校合作平台

以园校合作为出发点,幼儿园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搭建行业、幼教师资联合培训平台,培养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调动幼儿园参与园校合作的积极性,双方联合建立园校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师和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研主任共同担任委员,合作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形成一支既掌握幼教理论,又有实践经验、能进行课程开发和研究的教师团队,在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同时,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二)拓展园校合作形式及内容

1. 实行多样化的教师学习途径和锻炼方式。高校要制定“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规划,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分批到幼儿园一线进行至少一学期的挂职锻炼。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在幼儿园挂职锻炼,参与幼儿园教学和管理,与幼儿园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和园本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积累实践工作经历。幼儿园也需要选拔高水平幼儿教师与高校老师进行长期紧密地,有计划性的合作学习,强化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并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科研能力。

2. 从幼儿园选聘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管理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突出的幼儿园业务园长和教研主任,担任专业学院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对专业学院青年教师进行实践帮扶,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完善园校合作考核和激励机制

园校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定期考核。考核时可以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教师必须掌握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與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七大专业基本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对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人际沟通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3]高校要出台相关政策构建有效的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对有挂职锻炼经历且考核合格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等方面给予其政策倾斜,促使专业教师主动申请到企业中自觉追求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成长成为良性循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园校合作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敏.“全实践”理念下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5):181-183.

[2]左瑞红,姜珊珊.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驻园培养模式探索[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7(4):146-148

[3]张冬梅,杨飞龙,程利. 基于园校互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7):52-53.

猜你喜欢

双师高校教师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