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权县麻田镇核桃桑白蚧的发生与防治

2019-09-10田志刚

今日农业 2019年8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左权县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县麻田镇核桃生产仍延续传统粗放管理的栽培模式,这些落后的核桃传统文化禁锢了这些果农的思想;致使病虫害危害程度愈演愈烈,成为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效益。经过对左权县核桃病虫害的类型、发生面积、危害现状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桑白阶的危害正在逐年加重,是影响核桃树生长发育的主要病虫害,成为困扰左权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绊脚石。本研究通过对左权县麻田镇安窑底村的桑白蚧进行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得出适合当地核桃桑白蚧发生规律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左权县;麻田镇;桑白蚧

中图分类号:S436.64

文献标识码:A

1核桃桑白蚧

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常被蜡质介壳覆盖,因圆形介壳很似“盾牌”而得科名。主要以雌虫和若虫集中于枝干上吸食树体养分,严重时介壳密集层叠,特别易致使核桃全树死亡。

1.1形态特征

雌成虫:介壳均为灰白色的,长2~2.5mm,近似圆形,背面见隆起,有明显螺旋状纹理,壳点是黄褐色,于介壳中间偏一旁。介壳下的雌虫体是橙黄色,体长大概1.3mm。成虫外观为宽状卵圆形,没足,柔软,腹部有明显分节,3对臀角,触角退化成小瘤状,触角上有粗大刚毛1根。

雄成虫:介壳也为灰白色,长约1mm,两侧呈平行状,条形,背上有3条突出的隆背,壳点橙黄色,在壳前面。雄虫壳产生的雄成虫具有卵圆形,灰白色翅1对,虫体呈橙色或者橘红色,虫体大约有0.65~0.7mm长。腹部末端有1针状刺。

1.2生活史及习性

雄成虫的寿命很短,大概1天左右,成虫羽化后就寻找雌成虫进行交尾,大部分雄成虫在交尾4~5min后死亡。雌虫通常在介壳中和树体紧密相连,但在产卵期也树体接触比较松懈,若虫在孵化后于母壳底下暂留数小时,然后爬出,自由活动大概1天左右,大部分若虫固定在2~6年生枝条上吸食汁液,在枝条的分枝处和背阴处着生密度比较大。而后经过5~8d逐渐分泌出白色的蜡粉从腹部至全身覆盖,随后逐步加厚,不久便脱皮,脱皮时从腹面先裂开,虫体并向后移动,继续分泌蜡质形成介壳。雄若虫一年发生2代,在脱去第2次皮以后羽化为成虫。

2材料和方法

2.1 桑白蚧调查

2015年5月-2015年9月,在左权县麻田镇安窑底村村的核桃园,随机设立核桃桑白蚧调查样地,选取该地内58株桑白蚧侵害树,进行桑白蚧危害程度观察和分析。统计单株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依据:0级:无危害症;1级:危害面积<枝干面积的5%;2级:枝干面积的5%<危害面积<枝干面积的20%;3级:枝干面积的20%<危害面积<枝干面积的50%;4级:危害面积>枝干面积的50%。

2.2桑白蚧防治试验

2015年6月,在左权县麻田镇安窑底村的核桃园,随机选择桑白蚧危害严重200棵核桃植株,采用“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液,对其桑白蚧危害部位进行喷施,从6月1日开始,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施3次,以叶面滴水为宜;喷施清水为对照。

如果观察到桑白蚧若虫由原来淡黄色变为灰黑色,说明若虫已经死亡,防治有效,然后确定发病率;2015年10月19日用人工肉眼观察原来枝干上附着的蚧壳是否留存,如果已经脱离枝干,说明防治有效,以此统计桑白蚧危害率。

3结果与分析

3.1 桑白蚧的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5年5月-10月,选择地点为左权县麻田镇安窑底村核桃园,调查内容为核桃桑白蚧危害程度,共调查核桃树58株,根据危害轻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采用随机调查。结果详见表1。

桑白蚧在5月份的危害率达86.2%,6月份的危害率达86.9%,7月份的危害率高达91.4%,8月份的危害率高达93.1%,9月份的危害率高达96.6%。9月份危害率达到最高峰,5月份是最低值,且最高危害率比最低危害率高10.8%。

对桑白蚧的危害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如下:

0级:5月份0级程度为13.8%,6月份0级程度为14.3%,7月份0级程度为8.6%,8月0级份程度为6.9%,9月份0级程度仅为3.4%。6月份桑白蚧的0级程度最高,9月份危害最低,且最高比最低高76.2%。

1级:桑白蚧在5月份危害程度为9.6%,6月份危害程度为8.6%,7月份危害程度为5.2%,8月份危害程度为5.2%,9月份危害程度为10.3%。9月份危害程度最为严重,7月份和8月份虫害危害程度保持一致,均是最低,且桑白蚧最高危害率较最低危害率高49.5%。

2级:5月份危害程度为14.8%,6月份危害程度为15.5%,7月份危害程度为13.8%,8月份危害程度为15.5%,9月份危害程度为5.2%。桑白蚧6月份和8月份危害程度最为严重,9月份危害程度最低,且最高危害率较最低危害率高66.5%。

3级:5月份危害程度为31.4%,6月份危害程度为31.2%.7月份危害程度为41.4%,8月份危害程度为39.7%,9月份危害程度为32.8%。7月份的危害程度最高,6月份的危害程度最低,且最高危害率较最低危害率高24.6%。

4级:5月份危害程度为30.8%,6月份危害程度为31.0%,7月份危害程度为31.0%,8月份危害程度为32.8%,9月份危害程度为48.3%,同比8月份增加了47.3%。9月份危害程度最为严重,6月份和7月份危害程度一致,均为最低,且最高危害率较最低危害率高36.2%。

3.2桑白蚧防治试验结果

通过表2可以看出,对被危害的桑白蚧病株进行喷施40%的“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液,全面喷施危害部位,最后统计危害率。6月10日对照桑白蚧危害率为68.0%,通过喷施“杀扑磷乳油”桑白蚧危害率为62.0%,与对照相比,桑白蚧危害率降低了6.0%;6月28日对照桑白蚧危害率为74.5%,通过喷施“杀扑磷乳油”桑白蚧危害率为42.0%,与对照相比,桑白蚧危害率降低了32.5%;7月20日对照桑白蚧危害率为76.5%,通过喷施“杀扑磷乳油”桑白蚧危害率为32.0%,与对照相比,桑白蚧危害率降低了44.5%;8月18日对照桑白蚧危害率为83.5%,通过喷施“杀扑磷乳油”桑白蚧危害率为23.0%,与对照相比,桑白蚧发生率降低了60.5%;9月21日对照桑白蚧危害率为93.0%,通过喷施“杀扑磷乳油”桑白蚧危害率在17.0%,与对照相比,桑白蚧危害率降低了76.5%;10月份对照桑白蚧危害率为95.0%,通过喷施“杀扑磷乳油”桑白蚧危害率为9.0%,与对照相比,桑白蚧危害率降低了84.0%。所以生产上推荐使用采用喷施“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液的方法防治桑白蚧。

4结论

王晓(2014)对核桃桑白蚧防治试验:用20%噻嗪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和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和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一般;自己配置的石硫合剂防治效果最低。张超(2015)对三门峡市核桃桑白蚧发生规律及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用3%苯氧威乳油1000~2000倍液和55%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对桑白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桑白蚧的调查结果表明,桑白蚧在一年生长周期中都发生,而且在左权县普遍发生,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桑白蚧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过程中关键是要实际观察,掌握准桑白蚧第一代若虫时间,在若虫孵化期1-2周内分别用40%“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液,可以有效控制桑白蚧发生次数和危害面积。

参考文献:

[1]张英英.早实核桃防治病虫害的相关技术[J].现代园艺,2015(14):77.

[2]王晓.核桃桑白蚧药剂防治试验[J].林业调查规划,2014(1):73-75.

[3]张超.三门峡市核桃桑白蚧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10):57-58.

作者简介:田志刚(1977-),男,園艺专业,讲师,研究果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