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评价失范成因探讨

2019-09-10余飞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失范学生评教教学评价

摘 要: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教学评价的复杂性、教师地位的变化、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学生评教的日益风靡等原因,成为高校评教失范的主要原因,探讨其成因有利于改进高校评教的方式与价值取向,对于寻求对策,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评价;学生评教;失范;舆论;教师地位

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实践评价和学生学习发展评价,是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活动,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它经历了“传统考试制度——教育测验运动——现代教育评价”三个阶段,当代教育评价的趋势是质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评价技术水平作为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

教学评价应遵循方向性与发展性原则,即正确导向,有利学生发展;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经验主义、科学水平低;全面性与一致性原则;可行性与实效原则;公平性与宽松性原则,即评价指标公平,结果公正,过程宽松和谐体现人文关怀。[1]

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而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则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乃至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3]然而,高校评价出现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等失范现是困扰期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评教的异化是“教育产业化、教学市场化、知识商品化”语境的必然结果。[4]

一、教师地位的变化导致教学评价随意

中国古代讲究师道尊严,所谓“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坐着讲课天经地义。老师端坐讲台后,平添了几分威严和从容,甚至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孔子曾经还躺着上过课,而学生都是站着听课的。旧社会的私塾先生上课也是可坐可站的,由其自己安排。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站着上课成了大中小学教师教学的规矩与礼仪,成了天经地义。所以,由“躺着——坐着——可坐可站——站着”上课姿态变化,学生“站——坐——甚至不排除未来发展到躺着听课”,折射出教师地位的逐渐降低。“教育产业化、教学市场化、知识商品化”使教师的地位处于学生之下,学校将不科学的“学生评教”结论作为教学评价有力结论也不足为奇。

二、忽视高校教师社会地位导致学生评教失范——分数膨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提高教师的地位以制度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提高教师待遇使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有岗位幸福感、事业成就感、社会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5]

《意见》从教师待遇方面解决教师的地位与优秀人才匮乏的问题,这解决了安心从教的基础问题,是人生存的最低温饱的需求,注重了经济地位而忽视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热心、舒心、静心从教和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完全不是能用多高的待遇和收入能解决的!关注教师职业的“物质”问题是一大进步,却忽视了教师职业的“精神”问题:教育的事业、理想、情怀和对教育的虔诚、宗教追求!

《意见》只关注基础教育教师地位问题,而长期忽视高校教师地位问题,忽视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忽视其成长与工作环境,加上我国教育产业化的大趋势与潮流中,教师地位每况愈下,以“师德”绑架教师正常教学过程屡试不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先生认为学生评教并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出现迎合、收买学生的现象:受限于“学生评教”的压力,师生之间“相互取悦、相互关照”导致分数膨胀以及教师相互模仿放松给分的行为现象。[6]这样的教学怎能实现师生对课程的本質的终极追求——生活意义的回归和生命价值的体验?甚至被迫“热教——厌教——混教”的人生轨迹流变,成为制约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

三、社会舆论取代教育科学评价导致高校鸵鸟心态

社会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关注,这让本属于专业层面的教育管理和评价,变为了舆论评价、舆论治理。而舆论的诉求是不一致的,很可能偏离教育规则,舆论对教育的过多关注,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最为典型的就是包括文盲在内的任何文化程度、任何职业、任何年龄的人都对教师教学指手画脚。

正是这样的舆论高压下,高校为保持正常教学秩序不被干扰,害怕学生因教学过程产生反面舆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鸵鸟心态”,以取悦学生为宗旨,形成以“学生评教”为主要导向,学生评教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否存在科学性与客观性,都要求教师满足学生诉求。部分高校甚至存在着“教育产业化、教师奴隶化、学生上帝化”办学理念,将教育事业“矮化”为工作,将学校“异化”为商场、超市,教师“异化”为营销员,学生“变异”为消费者的现象,甚至发生某高校领导开会对教师训话“学生是你们的衣食父母”等骇人听闻的现象。熊丙奇教授认为相对于教育部要求高校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严格治理“混教”“混学”的要求,现实的做法是变相支持“混教”“混学”。

四、结语

由于教育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高校教学评价失范原因复杂,既有社会原因、也有高校自身的问题。金钱至上社会的社会现象与观念,教育产业化、教学市场化、知识商品化不可逆的趋势是根本原因。由于学生处于“买方市场”而教师处于不利地位,学生评教失范是高校教学评教失范的主要体现。学生评价既是其作为消费者权力的回归,也是学校推脱责任与管理失职的结果,易产生助长师生双方惰性,违背教育规律,教育“主权”移交给非教育者的反客为主毁坏教育的“先进”理念等不良后果。美国对于学生评教效能的争论激烈,认为无效或存在偏差的声音非常强烈,其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黔教科研发(〔2017〕85号)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理宣.教育学原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1):321-325.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3):490-491.

[3]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3):29-33.

[4]刘钟鸣,吴晓威,唐泽静.日本新教师评价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5(12):103.

[5]张志勇.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5-8.

[6]赵颖.学生评教制度下分数膨胀的内在逻辑:博弈模型的建立[J].中国高教研究,2019(04):20-26+32.

作者简介:

余飞,男,1982年生,湖北武汉人,博士,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艺术学院  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失范学生评教教学评价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