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摈弃溺爱,让孩子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019-09-10孙文攻

家长·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老两口渔夫天鹅

孙文攻

春节过后,已经有很多的外出务工者踏上征程,他们就像候鸟一般,故乡只是他们过年过节的场所,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某年秋天,一群天鹅由北向南飞,准备去南方过冬,它们落到一座孤岛上歇息,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天鹅非常高兴,拿出家里喂鸭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虾喂养天鹅。冬天来了,这群天鹅仍然停留在孤岛。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天鹅可以自己猎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渔夫老两口和天鹅和睦相处,天鹅在岛上繁衍生息,给老两口带来很多快乐。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无法再为天鹅提供食物,从此,天鹅消失了,可它们不是飞向了别处,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因为它们的翅膀已退化,再也无法长途翱翔。

如果天鹅有预见的能力,一定不会贪图安逸留在孤岛;如果渔夫老两口有远见,一定也不会用自己的爱害了钟爱的天鹅。渔夫老两口和天鹅就像现实中一些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一、溺爱的表现

我国从1982年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中国出现了大批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溺爱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有许多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的“安乐窝”。

孩子小时候,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星星就搭梯子摘,把孩子培养成任性骄纵的“小祖宗”:比如,本来孩子不怕黑、摔跤、病痛,其摔跤以后往往能自己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玩,而父母却当成重大的事来看待,造成孩子遇到小问题时就惊慌失措、胆小怯懦。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久而久之,孩子时刻不能离开父母一步,失去自信,养成了依赖心理;还有的成了“门里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形成了性格缺陷。由于过于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不吃饭等要挟父母,最后,溺爱的父母只好以哄骗、迁就解决,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自私、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性格。

孩子上学时,父母省吃俭用,给孩子选好的学校,除了学习,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把孩子变成“睁眼读书,张口吃饭”的“宝贝”。有时爸爸管、妈妈护;爸爸妈妈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护;教师管,家长一起护。“他还是个孩子”是他们的口头禅,这样的孩子以后无是非观念,一犯错就会想到家里的“保护伞”。

等孩子长大了,又要倾其所有,忙着给他找一个干活少、钱多的好职业,还想着要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财产,哪怕自己为此吃尽苦头,也心甘情愿。

二、溺爱的后果

溺爱孩子的父母就像渔夫两口子一样,对孩子过分溺爱、保护,容易让孩子和天鹅一样沉迷宠爱,养成惰性,翅膀退化,失去了生存能力,一旦生活中出现“湖面封冻”的困境,便无法适应。

前些年有一则电视新闻:一位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孩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次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太苦太累,受不了。两年过去,孩子心安理得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游戏,要么用母亲不多的工资消费。母亲偶尔指责,他振振有词:“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这期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很多家长陷入反思: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自己对子女的爱是不是和渔夫一样?渔夫难道是“愚夫”吗?

人固然需要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更是与生俱来。但是,爱不是安乐的馈赠、包办一切的呵护,否则,就可能是剪掉天鹅翅膀的温柔一刀。我曾看过一幅漫画:父母举着两把叫作“爱”的剪刀剪掉孩子的翅膀,孩子委屈地说:“剪断了我的翅膀,要我怎么飞翔?”

三、真正爱孩子,就让他独立飞翔

父母和孩子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如果说,孩子是天鹅,父母就是一座可供休憩、成长的岛屿,翅膀硬了,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去飞。

如今的家长,说到教育孩子,认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当其冲。在前段时间被刷屏的法拉利家长被踢出群的新闻里,也是因为教师担心孩子攀比而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所致。鸟的自信来源于自己的翅膀,而不是脚下的树枝。那位家长开的法拉利,对于一只鸟来说,不过是一根看起来更粗壮的树枝而已。钢丝、独木桥比起树枝、芦苇结实、坚固许多,可是普通人走起来还是胆战心惊,因为我们没有翅膀,而杂技演员多年如一日的苦练不就是为了生就一双隐形翅膀吗?

曾经见过一位朋友,因为自己的孩子自卑内向而苦恼万分,指着电视节目里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才六岁,比你强多少倍。你作业写不好,考试得倒数的名次,叫你说句好话都难。”当时,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该怎样说。我觉得,她拿别人家的孩子甚至是电视上出类拔萃的孩子比,对孩子大喊大叫,打骂孩子,是丝毫不能改变现状的,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自卑沉默。今天,看到这幅画面,听到这位母亲的话,我的心豁然开朗:与其逼孩子在枝头跳舞,不如给孩子一双翅膀。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生活经历和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很多家长在自己小时候吃了苦,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舍不得让孩子再吃苦,于是营造最舒适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孩子不知道吃苦奋斗。孩子到了该自己吃饭的年龄,家长怕弄脏衣服,坚持自己喂;孩子学走路,摔了跤,家长赶紧扶起来,还狠狠地跺脚,责怪地面绊倒了孩子;刚吃过饭的孩子要吃零食,家长立马满足;七八岁的孩子洗脸,家长承包;家长认为带孩子外出又脏又累,成天窩在家里。家长亲手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温室花朵”,突然将其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好比让一个从未训练过的人走钢丝,叫其如何适应?

四、结语

学学鸟妈妈吧!要想让鸟儿有傲立枝头的勇气,就给它一双翅膀,不要扼杀孩子的求知欲,做家务、人际交往都是孩子学习的好机会。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可以成功的时候,他还会自卑吗?自信源于对自身能力的肯定,与其对孩子吼叫,不如让孩子从小学会生活,找出自身亮点,生就一双隐形翅膀,敢于翱翔长空、搏击风雨。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老两口渔夫天鹅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过度伺候不利健康
拍拍手,灯亮了
天鹅
清道夫
优雅的天鹅
天皇版“渔夫”
夫妻双双百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