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见灯明出意境

2019-09-10林洁

家长·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诗眼古诗意境

林洁

古诗博大精深,乃中华之国粹。但现阶段小学生对古诗的意境理解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它的抽象,导致学生往往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所谓“入其境,方能知其意。”意境就如山核桃里那美味的果肉,要品尝,就得剥开它坚硬的果壳,如何启发学生用智慧剥开这层坚硬的果壳,让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渐见灯明出意境”呢?我试图从古诗背景、音乐吟诵、借画悟诗、巧抓“诗眼”、以诗带诗、创作表达等多种途径阐述领悟古诗的意境。

一、掀古诗背景之纱,露古诗意境之颜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古诗基本上包含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大部分都是诗人所处年代的写照或是作者本人在某一时期境遇的写照。因此,想要领悟古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背景,认识古诗中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生平,让古诗回归到历史的情境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凌空翱翔,俯视当时社会面貌,攫取诗人的心意,让静止的古诗行走在学生的心坎上,使学生感触到诗人的心境和古诗的整体意境。如李白的诗,离开家乡漂泊时,《静夜思》中乡愁满怀;在高登庐山的《望庐山瀑布》中寄情山水;流放夜郎在白帝遇赦时,《早发白帝城》中的心如轻舟等,人处在不同时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品音乐吟诵之音,感古诗意境之情

(一)让古诗的意境在音乐声中浸染

在实际教学中,用音乐营造气氛、重塑古诗意境,能带领学生及时进入“佳境”,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如在教《枫桥夜泊》一课时,教师先播放《春江花月夜》这一名曲,再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把学生带到月下江边的意境中,学生如见张继其人,如聆钟声。经历这一过程后,学生不但感受到了诗的意境,也为学好古诗铺了大道。

(二)让古诗的意境在吟诵中流淌

“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诵,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在反复吟诵中,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进一步体验古诗的意境美,能够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悟出:透过语言,入诗歌之境,悟诗歌之心,品诗歌之味。

三、借诗中之画为风,拂古诗意境之貌

诗,是语言表达的艺术;画,是线条色彩的艺术。伟大的诗人总能挣脱文字的羁绊,在诗中用语言描绘出直观的视觉美、含蓄或坦露的情感美。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

(一)觀有形之画,赏古诗意境

古诗有“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声诗”的特点,许多诗人既善画诗,又精诗艺,他们的作品往往融情于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古诗的课文一般都配有插图,这些直观性的插图或多或少表达了诗中较为抽象的意境,教师在教学时就可有效利用该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二)拟无形之画,构古诗意境

许多诗歌的意境连插图也无法很好地将其表白,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无形之画,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依托古诗进行范读、精读,在咬文嚼字时想象诗中的情境,把古诗想要表达的意境进行“再塑造”,在理解“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过程中鉴赏古诗的意境。

四、挖掘诗中之“眼”,现古诗意境之心

古人写诗极为重视“炼句”之功,古诗看似只有寥寥数句,实则句句意蕴深邃, “言约而意丰”。诗中的许多字眼也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可直接表达作者的心声,这就是“诗眼”。而“诗眼”往往能“一针见血”,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也应该注重“炼句”,品茗“诗眼”,通过巧问妙点,让古诗的意境自然流露,让学生体验到诗人的情感,让课堂直抵“诗和远方”。如在教《独坐敬亭山》时,可抓住“独”这个“诗眼”引导学生用心品读,并提出质疑:“李白游历了那么多名山大川,也多次去过一座小小的敬亭山,为什么现在却久久地坐着,还这么深情地看着敬亭山呢?”学生在解疑中自然理解了当时李白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五、借古诗意境之道,通古诗意境之神

(一) 旧诗带新诗

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已学古诗的意境感悟新的古诗,凭借旧知同化新知。如教学《春日》时,课前,教师让学生复习了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春晓》《咏柳》《忆江南》等,唤起了学生对春天的原有感知,为更好地感悟“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做了充分准备。

(二) 一诗带多诗

教师要通过一首诗的教学牵引出多篇古诗,让学生在深入品读古诗、挖掘诗的意境、情感及语言特殊的基础上再精选相关诗句、诗篇,自然地融入学习过程中,以达到心心相印、相得益彰的目的。如在《如梦令》一课中,让学生想象“溪亭日暮”时,教师诵读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当学生体会到诗句“沉醉不知归路”中,词人喝的是开心陶醉之时的美酒时,再让学生对照《声声慢》中的“三杯两盏淡酒”“怎一个愁字了得”,体会词人喝的是闷酒,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凄凉。通过一诗带多诗,把学生对意境的理解、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引向了深处。

六、尝创作表达之味,再续古诗之意境

学习古诗时,要启思维,以益智。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与作者、时空进行虚拟对话,不仅能获得对社会、人生、人性、人情世故的深刻体验,感悟语感,内化美感,而且能开发创造性思维。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设计一段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话题是:“人在失意时该如何”。有学生写道:“失意,但不失志。”有学生又写道:“不知失意之痛,怎知得意之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价值观,令后来者无限神往。

几千年璀璨的中华文明在不断地积淀、外显,造就了中国古诗这一块华丽的文学艺术瑰宝。只有在了解这宽厚的背景的前提下,再结合具体的诗篇用心推敲,才能领悟诗歌中那沁人心脾的情韵、耳目一新的景象。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诗眼古诗意境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诗眼
劳劳亭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归’吗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