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2019-09-10华明琴

家长·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怀人文初中语文

华明琴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人文情怀的导向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的性格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对学习和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以提升人文情怀为导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塑造人格,培養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完善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片面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特别是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这种重知识、轻情感的教学目标造成课堂情感养成教育的缺失,使课堂少了些许温度。

(二)教学模式单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枯燥和乏味。教师缺少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钻研和对先进理念、方法的学习,依赖固有的教学模式,不改变、不创新,导致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使课堂变得如同一潭死水。

(三)教师成为主导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地位。在多数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的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话语权,学生则长期处于被动的语文知识学习模式中,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动力,更勿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情怀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以提升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并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一系列基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消极心理。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 “一言堂”的现象广泛存在,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理解并记忆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在以提升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要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了解人文情怀。例如,在辛弃疾《破阵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音乐《十面埋伏 》,在音乐播放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诗词相关资料,再对资料进行遴选、分析、重组、整合等处理,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归纳、提炼。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氛围非常关键。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积极,具有一定的消极心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将人文情怀的教育有效地融入语文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都经过了重重筛选,语文的知识内容必定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能够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语文课堂的氛围相对比较低沉,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乡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相应的课堂导入语,通过导入语简单介绍《乡愁》的背景,在情意绵绵的导入语中,学生虽然还未开始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但是已经走入了浓浓的乡愁氛围中,学生的情感进入了课堂学习,有利于教师进行接下来的教学。

(三)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多数教师过分注重对学生语文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更忽视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人文情怀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教师注重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之中的不足,却忽略了积极评价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拓宽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充分地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多元化评价、建立和完善健康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养成。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在传统的评价方法中,教师经常会以句子通顺、中心明确、文笔优美等方式评价学生的作文,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精神提升和心灵沟通,在评语中体现人文情怀。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整体把握和设计语文教学全过程。在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综合性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找到适合以提升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的发展道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真正地将人文情怀的教育与初中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教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到语文知识,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情怀人文初中语文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人文社科
少女情怀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