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褪却繁杂花,滋养真性情

2019-09-10吴美琴

家长·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管子幼儿园游戏

吴美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园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对幼儿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周围乡土资源,将其与传统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体现我园“播种幸福,呵护童真”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幼儿园本土化课程教育的设想,构建贴近本园实情的园本化课程,是我园的任务。

一、挖掘本土化的教育资源

(一)充分挖掘自然资源

我园所在的小镇地处“浙江之心”,有着“云上尖山、乌石小镇”的美誉,这里分布着夹溪十八涡、舞龙峡、水下孔景区,还有著名的夹溪古道、乌石建筑群。虽然我园硬件条件不足,周围却拥有得天独厚、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我园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丰富幼儿园的课程。例如,利用亲亲泥巴场开展灌溉、浇水、挖地、种树、施肥活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利用远足时的田间小路,走大自然赐予的“平衡木”;利用“乌石村”的大草坪开展“老鹰捉小鸡”。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事实上,儿童的智慧是在他们的经验中不断发展的。只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领,都可以生成独特的适合幼儿园的活动。比如,通过对比污水与清清的溪水,可设计一堂环保教育课;利用身边随处可见、家家都有的“小茶园”设计“采茶”亲子活动等。“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我们只是没有找到它,只要我们常有一颗童心,满怀好奇之心,无时无刻都充满激情,为幼儿提供活动、表演的机会和条件,处处都会出现惊喜。对孩子来说,材料精致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体验到了快乐。因此,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处处都是本土化的课程教育资源。

(二)充分挖掘特色资源

我园所在的小镇旅游资源丰富,又是省级工业园区的所在地,享有“中国塑料软管城”之称,“旅游”和“塑料”产业是尖山镇的两大支柱产业,遍地盛开着“农家乐之花”,文化底蕴深厚,特色产业明显,为丰富我园的课程提供了地域性基础。于是,我园在幼儿园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特色产业,努力挖掘并优化利用小朋友感兴趣的吃、住、行、玩等元素,开展幼儿园的活动,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

二、开展本土化的教育活动

(一)将本土资源融入主题活动中

1.结合季节开展主题活动。

大自然是人类的艺术之源,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露、冬天的雪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主题,一年有四季,季季都在变,农村幼儿教师更要抓住这些季节的变化特征及时开展主题活动。随着春季的到来,幼儿园里的角落里长满了野草莓、蒲公英、野荠菜等,孩子们又惊喜又好奇,因此,我们就随机生成了《田野中的春天》的主题,并将自然教育融入自然课堂中。我们带孩子去寻找泉水、拔掉野草、摘野花等,他们用野草、野花制作插花、项链、手镯、头饰、书签等。在挖野菜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马兰头、艾青、车前草等,知道马头兰可以做凉拌菜、车前草可以做药、荠菜可以包饺子。在看、闻、尝的过程中,既领略了乡村田野的无穷魅力,更品尝了“荠菜饺”“清麻糍”等浓浓的“土味”。

2.顺应兴趣开展主题活动。

顺应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通过随机的适当指导,使孩子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有助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创客天地玩塑料管时,有个孩子一边搭一边问:“老师,这些管子是从哪儿来的?”虽然周围遍地都是塑料企业,但小朋友从来没有见过。于是,我们就顺应孩子们的兴趣,从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设计了一个关于《奇妙的管子》的主题活动。通过深入企业参观,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管子从哪儿来”,在调查与学习过程中知道了“管子去哪儿了”(管子的用处)、管子的家族(管子的分类)等。孩子们的学习潜力、探究潜力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料与想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若要让教育活动有一定的计划性,就得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将孩子熟知的本土资源融入主题教育,使幼儿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将本土课程融入游戏活动中

我们希望把自然与游戏结合起来,利用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活。我们也希望孩子们在天地之间快乐地玩耍,在游戏中获得锻炼和成长,体验童年的真、善、美。因此,这几年,我们一直努力让教育回归自然,把游戏还给孩子。因此,我园结合尖山的旅游文化、民俗民风、特色产业、民间游戏等,将自主游戏主题化、本土化,围绕“云上尖山”这个大主题又设了“乡村物语”“创客天地”“云上小镇”三个小主题,利用不同的场地进行创设、布置、整改,并投入新的游戏材料。“乡村物语”主要以体验性游戏为主,体验尖山当地的乡村生活、民俗民风、非遗文化等。各游戏区域里不仅有吃的、住的、玩的、休闲的,还有各种职能部门在工作,既可以欣赏精彩的非遗表演项目(舞龙、舞狮、树大旗),也得参加劳动(纺车、炒茶、挑担、掘地、灌溉、种植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创客天地”主要以创新性游戏为主,充分利用尖山的特色元素“管子、木头、石头”等进行拼拼、搭搭、涂涂、画画,创新游戏玩法,培养幼儿与众不同的探究思维与能力;“云上小镇”主要以“角色性游戏”为主,体验尖山“悠闲、野趣、和谐、快乐”的乡村生活,真正体现“生活即教育”。

(三)将本土课程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一日生活是一种随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即引导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体验感知、发现和探究的乐趣。例如,在早晨,当他们进入幼儿园时,将听到流行的民歌和流畅的民间音乐。他们会说方言、听方言,学采茶、泡茶、品茶,或者看竖大旗的相关视频;在午饭后,给孩子们讲述民间故事,灵活地将本土课程渗透到一日生活活动中,真正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幼儿教师要“裉却繁杂花”,挖掘这些本土资源,从不同的切入点开发资源中蕴藏的丰富的教育内容,进行各项教育活动,滋养幼儿的真性情。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管子幼儿园游戏
巧取乒乓球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做试验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滚球游戏
想念幼儿园
搞不定的水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