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到深处自有情

2019-09-10李兰君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材教学方法

李兰君

摘要:教材的有效解读是基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是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方法,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效率最基本的要求。小学英语教材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要求我们更好地研读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自己日常教学摸索出一些教材解读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从教材解读的“生活化”、教材解读的“话外音”、教材解读的“画中话”和教材解读的“幕后花”來阐述自己对教材解读所进行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教材 教材解读 教学方法

一、教材解读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是教师的重要工作,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它也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具体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的过程,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智慧。《英语课程标准》在强凋素质教育和均衡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当今课程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为关键了。

二、教材解读的现状与思考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也是每个一线教师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也如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每一个环节的解读与探讨,在实践、反思、学习、交流中也摸索出了一套较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怎样更有效地导人?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在教学中实现“以生为本”?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怎样布置比较有效的家庭作业?怎样赢得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这些问题贯穿日常教学的始终。

以上问题的解决前提是解读教材。怎样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怎样领会编书人对每一个环节的编排?怎样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把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等问题,归结一句话:怎样解读教材,怎样读出它的内涵。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三、教材解读的实践与思考

(一)一读教材,读出教材的“生活化”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因此,我们的教学应使英语学习更好地和生活融在一体,使英语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活更加精彩。小学英语内容较简单,且内容大多数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学校话题、家庭成员、交通旅游、节日习俗、饮食喜好、天气穿衣等,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在教材的解读中,我们应将知识点处理得更接近孩子的生活,使得孩子有话可说,学习兴趣大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大胆处理教材,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编排的内容简单有趣,且贴近学生的生活,都是在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图中、一句句童真童趣的对话中、一篇篇幽默风趣的小短文中完成知识的传达。教师如果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或者仅以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教学内容,就会给孩子们的理解造成干扰。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A Let's learn中,句型是:Who's your art teacher?Mr.Jones.Is he young? Yes,he is教材给出了如下的材料:

Mr. Yong, music teacher, old.

Mr. Jones, art teacher, young.

Miss Green, science teacher, funny.

Miss White, English teacher, kind.

在这些给出的信息中,教学描写人的性格及外貌的词汇。在备课中,我并没有用教材给的人物信息,而是以学生们自己的任课教师为例来讲,这样的信息每个孩子都愿意说,比如My Chineseteacher is strict.My English is strict but kind.所以一节课学生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评价,用英语表达对教师的看法成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平常不能说的、不敢说的,今天都大胆地表达了,孩子们很过瘾,教学效果也很好。如果用课本的信息,既延长了教学环节,也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所以,恰当地处理教材,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时时有惊喜。

2.深入解读教材,探究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在上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四年级下册At the farm的A部分Let's talk教学前,我是这样来解读教材文本的:先是整体了解单元教学内容,整个单元围绕“农场”这一话题展开,重点教学农场里的蔬菜和动物,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内容后,能用所学语言知识询问农场情况并做出相应的问答与介绍等。核心句型是涉及名词复数形式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本课时的对话场景就是Mike和Sarah在farmer的带领下参观农场,看到了tomatoes和carrots两种蔬菜引发的对话,因为这节课要介绍菜园里的几种蔬菜,我开头出示了这样一幅画:

T: Where are you? Are you in Shanghai?

Ss: No.(孩子们不会用英语表达学校的农耕园怎么说)

T:Are you in our classroom?

Ss: No.We are...

T: Yes, it's our school's farm. What can you doand see at our school's farm?

Ss: We can grow some plants and see someflowers. We also see some ducks, sheep, rabbits.

孩子们马上有话可说,用地道或不地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思路特别活跃,每个孩子都从各个方面进行描述。此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因为这与自己的生活太贴近了。所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环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语言的交流中,从而实现语言的习得,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二读教材,读出教材的“话外音”

在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课是一大课型,它都是在一定的句型和词汇下进行语言的对话交流。老师上课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孩子们能自信大胆地模仿、表演,达到语言知识点的落实和语言的运用。但在这些内容中,常常有一些句型,不是本课的重点,所以一般都选择适当放弃。而我认为,在备课中要细细琢磨这些所谓的“辅料”的用意,就像木工手中的“边角料”一样,充分利用就会有惊喜的效果。这同样是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力图读懂教材的话外音,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好素材,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好方法。

1.巧用“辅料”,创设对话真实情境

每次细读文本,我都发现文本包含很多创设情境的“辅料”。这些“辅料”本身就是很好的情境资源,其自然真实的语言情境,符合整体创设情境的要求,也符合儿童的理解水平以及特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抛弃有助于我们创设情境的材料,自行创编新的情境,增加教师备课的负担,增加学生理解文本的负担,也没有充分理解编书人的意图。

【案例】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 6 ALet's talk的文本如下:

-Look at the pandas,

-What are they doing?

-Haha. They're eating lunch! They're so cute.

-Oh, yes! They like bamboo.

-What's the little monkey doing?

-It's playing with its mother!

在A教师的教学中:

先解决What.re they doing?(They're...)

再练习They like...( eating,running' reading...)

然后练习What's the little monkey doing?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眼中只有重点句子的练习,用练习把情境分割得支离破碎。让学生的思维只局限在What are they doing?和Theylike...的固定句型中,这样就会造成缺乏整体感,情境也显得没有乐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整体,去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巧用“辅料”,丰富对话情感交流

生活中的对话大多数是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自主情感的人之间,包含对话者的情感因素,比如请求、吃惊、赞赏或遗憾等。这些情感通常会受到文化差异、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如果仅仅利用文本中的重点句子生成对话,简单应答,没有情感上的真实交流与表达,显得过于干净、整洁,缺乏真正的语言交际性。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句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辅料”不是问句也不是回答,并非为了获取有效信息,而是表达自己当时的主观情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重点词句以外的“辅料”为对话所起的衔接过渡作用,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为对话教学增添感情色彩。用真情实感来丰润我们的对话教学,用真实的交流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辅料”出现的场合和发挥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这样,通过真实的练习形成的初步语言技能才能在生活化的语言实践中内化为交流的习惯,从而上升为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想使得课文中的“辅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剖析。就如木工一样,要根据“辅料”的长短、大小、花色、形状等来巧妙加工,使之成为新的产品。教师需要有智慧、有手段,巧妙地利用这些容易让人遗忘的“辅料”,合理地进行对话交流,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对话课从“交流性”走向“实用性”。英语学习在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整体人文素养。

(三)三读教材,读出教材的“画中话”

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很多是以图画形式呈现的,会看画就看懂了题意的一半。但很多孩子拿到题目急着下手去做,忽视了图中的深刻含义,从而影响正确答题。

1.关注图意,聚焦亮点

在五年级下册教材备课过程中,我特别关注Read and write部分。我发现新教材的图片更有吸引力,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专家也指出:老师的板书切忌罗列内容,应有思维含量,如较好地利用思维导图。

我在《My favourite season》读写部分的教学中,就特意让孩子观察四幅图片来理解。其实,学生真的比我们想象得要睿智,结合Robin的心情及四季特征,把阅读内容理解得非常透,而且能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课本中同样的意思,让我为之一震。

可见,图片中的细节、亮点能带给我们很大的益处!结合该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较充分地挖掘Let's learn中图片的生活点,思考怎样将教学图片真正用好,用简单,用到位。

三月份的植树节最具代表性,而四月份的节日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复活节彩蛋,有趣而且一目了然;运动会图片更是让孩子们有亲身经历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特有纪念意义的五月份。对于劳动节,现在的孩子已经缺乏经历,甚至不能想象出劳动的画面。而一只“为人民服務”的杯子一出现,孩子们似乎就进入了红色电影情景,回望历史,劳动教育。这样的图片简单、有趣、灵活,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而且容易准备和储藏。

尽管带着学生聚焦了图片中的亮点,词汇一多,学生也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如“March”与“May”。我一边示范劳动者耕种的样子,一边嘴里读者“May Day,May Day,I like May Day.”学生笑了,他们记住了!看来挖掘教材中的宝贝,聚焦宝贝中的亮点,不但深受师生的喜爱,更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2.关注“画”中意,突破难点

在Read and write部分,图片都承担着一定的表意功能。插图是一种隐性信息,是对文字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样的,对于接触英语不久的低段学生来说,图片能成为一根拐棍,辅助他们在阅读中前行。

PEP四年级下册Unit 4 Read and write的教学目标是能清楚地区分These are...(这些是……)和Those are...(那些是……)两个句型,并在新的语境中合理利用和正确书写。these和those两个词涉及远近的空间概念,而远近的空间概念又涉及参照物的变化。教材中的图片是将近处的carrots and potatoes和远处的tomatoes and greenbeans分成两幅图呈现的,这样就不太有直观的空间概念,也缺少了参照物之间的比较。在对图片的再次解读中,第一幅图远处房子周围的栅栏应该就是第二幅图近处的栅栏,而像课本里分图呈现或许还不能让学生理解these和those的明确用法。于是,我在课件中将两幅图合并为一幅图,远处的内容通过一个气泡框的形式动态放大呈现,那么远和近的比较更加明显。这一难点的突破,给了我整节课的思路指引。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更容易了一些。

(四)四读教材,读出教材的“幕后花”

对教材进行完整的处理,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并进行课堂实施后,家庭作业的布置也更加值得我们去挖掘。由于小学英语课时安排的局限性,一周只有三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很难连贯起来。加之英语作业的特殊性,很多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所限,无法检查孩子作业的正确与否,很多孩子的英语作业变成了家长、孩子、老师头疼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能根据所学内容布置激发学生兴趣的,且易于家长监管的作业,最大限度地赢得家长的支持,这才是最好的作业。

1.作业设计贴近生活,增加真实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继续,好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复习所学内容。小学英语作业更是如此。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孩子们很容易对背、抄写等机械的作业失去主动性,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书面作业要适当地联系生活:三年级的孩子们在学习了数字及26个字母后,为了让孩子们灵活掌握又不失趣味性和生活性,我给三年级的孩子设计的寒假作业如下:(1)收集自己家人或者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10个,可以报给我;(2)抄记10个车牌号,会流利地说出来。这两样作业和孩子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有的家长说孩子回家的路上看到车就大声地说出来,如在等红绿灯时也念念有词。寒假期间孩子记住了爷爷奶奶的电话,也记住了舅舅叔叔的车牌号,更为可喜的是还认识了很多车标,拓展了知识。是的,如果让孩子练习说数字1~10,或者练习26个字母,机械又无趣,还和孩子的生活没有联系,激发不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作业的效果也不明显。

2.作业设计与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紧密相连,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由于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在仅有的知识层面加强练习,能调动大多数孩子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但也要适当有所拔高,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如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动物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

总之,解读教材的方面很多,怎样更好地解读教材,理解其深藏的含义非常重要。我认为,从教材解读的“生活化”、教材解读的“话外音”、教材解读的“画中话”及教材解读的“幕后花”这四方面解读教材,会收到意外的收获,会使孩子们的英语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效率会更高。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继续思索和实践,实现资源的最大化,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献

[1]安凤歧,梁承锋.新课程学科实用教学法: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划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3]魏敏.四节同课异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2014(6).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教材教学方法
教材精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