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特殊人群身体意象和自尊的影响

2019-09-10朱灵慧韦舒雯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特殊人群自尊

朱灵慧 韦舒雯

摘 要:身体意象指个体对自身躯体的认知,这种认知影响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对身体不满的往往导致低自尊,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文章归纳了国外心理学家探讨以特殊人群为对象的身体意象在自尊方面的研究,对当前关于特殊人群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身体意象如何影响自尊水平。

关键词:身体意象;自尊;特殊人群

身体意象指个体对其身体外表的认知、情绪以及作出的相应行为[1],受自身心理因素、家庭观念、社会因素如大众传媒、同伴对比等以及生物因素多方面影响,随着个体经验和外界变化而变化。消极的身体意象往往与神经性厌食症、不健康的控重行为甚至是自残行为相关联,这些烦恼往往伴随着低自尊,抑郁等危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其研究意义不言而喻[2]。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包括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方面[3]。身体外形是影响整体自尊的最有力指标[2]。自尊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身体自我评价,而对身体形象的看法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因此对身体意象和自尊的研究有现实意义。

梳理国外身体意象与自尊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和女性是研究者青睐的对象,多数研究以特殊人群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自尊是否对身体意象产生积极影响。如何干预特殊人的自尊去控制身体意象的积极评价是一个重点研究,因此本文将介绍特殊人群的身体意象和自尊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特殊人群的身体意象和自尊差异的影响

(一)不同生命阶段的饮食失调患者

1、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处于一个自我意识高度发达时期,对于自我的关注以及对他人涉及到自我的评价的意识高度敏感。相较于成人而言,青少年更重视他们的身体外貌,身体的不满意程度也较成人高[3]。此外,青少年女孩比男孩更拒绝超重,且女孩的身体不满与低自尊有关[4]。Friestad 等人(2004)探索自尊在身体意象和节食之间的作用,提出那些有着负面身体形象问题的人可能会因为他们自己不符合文化吸引力标准而感到痛苦,因此希望通过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活动来重建他们的自尊水平,即通过节食,相反,自尊水平高的人会免受这种威胁[5]。因此,拥有高自尊水平的个体会有积极的身体意象,更容易悦纳自己。

2、青年时期

对于西方国家的女大学生来说,在紧张的大学环境中维持苗条身材的压力往往导致低自尊[7]。女性通常表现出更多的负面的身体意象,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文化对女性要求更严苛,更是心理因素以及大众媒体对瘦文化的过度曝光造成的。具有较高的自尊和积极的身体意象的女性,对于预防饮食失调和身体意象紊乱至关重要[8],且她们会拥有更高的人际成功和幸福,以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对于男性青年来说,他们的身体意象和自尊相较于青春期越偏向稳定。

青春期是建立自尊和积极的身体意象的关键时期,且研究发现向青少年灌输信息比警告他们要健康的身材更有效[9]。可见,在青春期时,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向所有的学生传达有用的信息,青春期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他们的身体,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二)自杀意念、自我伤害以及抑郁症状的患者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简称cdc)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15至24岁的年龄段里,有45000人完成了自杀[10]。对自己的身体持消极态度和消极情感的个体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因为他们在保护自己的身体方面投入较少[11]。低自尊与企图自杀的青少年样本有关,青少年的精神分裂的自杀风险行为(如自杀企图、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自尊能消除抑郁和身体感知不满的之间的强烈联系,意味着高自尊的个体将降低抑郁和身体不满的水平。由于青春期的个体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越发成熟,强烈地关注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因此自尊在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当自尊在青少年时期处于低水平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并且会导致严重的情绪困扰。这些结果证实了将自尊作为青少年自杀风险模型的一个因素的必要性,以及重视自尊的保护价值的重要性。

二、總结

现有的研究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较为缺乏,其次,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自尊心有助于积极的身体意象的产生,但对于如何提高自尊的干预措施内容较少,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关注分析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以及老年人。最后,本文仍需要继续关注其他患者,艾滋病、性障碍、整形、腿部溃烂等的身体意象和自尊的关系,探究如何提高自尊来改善患者的身体意象。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女大学生的身体意象与自我接纳、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2]张立敏,张力为,张婷婷.身体自我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12),1180-1185.

[3]Rosenberg,F.R.,Rosenberg,M..Self-esteem and delinquency[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78,7,279-291.

[4]Cash,T.F.,Winstead,B.A.,& Janda,L.H..The great American shape up:Body image survey report[J].Psychology Today, 1986,20(4), 30-37.

[5]Furnham,A.,Badmin,N.,Sneade,I..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gender differences in eating attitudes,self-esteem,and reasons for exercise[J].Psychol,2002,136,581–596.

[6]Friestad,C.,Rise,J..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Image,Self-Esteem and Dieting Among15–21 Year Olds in Norway[J].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2004,12,247–255.

[7]Harris,S.M..Body image attitudes and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women[J].Psychol,1995,129,315–330.

[8]Flament,M.F.,Hill,E.M.,Buchholz,A.,Henderson,K.,Tasca,G.A.,& Gold field,G..Internalization of the thin and muscular body ideal and disordered eating in adolescence:the mediation effects of body esteem[J].Body Image,2012,9:68–75.

[9]Duchesne,A.P.,Dion,J.,Lalande,D.,Begin,C.,Emond,C.,Lalande,G.,& McDuff,P..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adolescents:Is self-esteem a mediator[J]? Health Psychol,2017,22(12),1563-1569.

[10]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uicide Rising Across the US:Vital Signs Fact sheet[EB/OL].https://www.cdc.gov/violenceprevention/suicide/datasources.html,2016.

[11]Brausch,A.M.,Decker,K.M..Support as Moderators of Depression,Body Image,and Disordered Eating for Suicidal Ideation in Adolescents[J].Abnormal Child Psychol,2013,42:779-789.

作者簡介:

朱灵慧(1995.11-),女,汉族,福建莆田,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通讯作者:

韦舒雯(1995.10-),女,汉族,福建宁德,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特殊人群自尊
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针对特殊人群产品设计中的感性与理性思考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设计多元化与通用设计的研究
浅谈特殊人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