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做主人”的四点读解

2019-09-10成尚荣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观主人建构

摘要:“快乐做主人”是琅小的教育主张,追求新的儿童教育观,探索儿童教育的新视角、新路径,其本质是解放儿童。它用快乐的理念、快乐的方式建构起让儿童快乐的规则,具有鲜明的琅小文化印记。这一核心理念、教育主张,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快乐做主人教育主张快乐规则

怎样理解“快乐做主人”?这是一个起点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快乐做主人”是作为一个自明性的概念存在的,是一个能够被定义的术语。那么,琅琊路小学为何以它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快乐做主人”的意义何在?

一、“快乐做主人”是琅小的教育主张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这一主张的精髓愈益准确和深刻,其内涵也愈益丰富和清晰。琅小人的改革实验不断走向深处,走向更有哲理、更富情感、更为智慧的广阔天地。

“快乐做主人”这一教育主张有根、有基础。琅小曾以小主人教育探索了素质教育的主旨,以学会做“三个小主人”为主要内容,找到了素质教育的路径,其改革实验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教育部邀请他们参加国家级的愉快教育实验,琅小因此成为20世纪90年代实施素质教育的7个典型之一。进入新世纪,琅小人进一步寻求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他们认为,小主人教育和愉快教育都不能丢,但必须分析和梳理,进行整合。这是因为,小主人教育与愉快教育,虽然提出的时间有先后,背景不尽相同,内涵和重点也有差异,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方向与目标一致,理念和原则一致,不仅需要整合,而且能够整合。最后,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快乐做主人”的表述。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整合后的表述,绝不是“小主人”与“愉快教育”的叠加,而是观念的聚焦、思想的融合、主张的提炼,因而是一种自我超越与提升。这样,“快乐做主人”成了琅小办学的核心理念、教育主题;成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符号,逐步建构起学校的教育哲学。

二、“快乐做主人”追求的是新的儿童教育观,探索儿童教育的新视角、新路径,其本质是解放儿童

“解放儿童”的前在预设,借用卢梭的话来说,就是儿童“处在枷锁之中”。这是事实。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常常在无意中误导儿童,教他们在错误的时间做一些错误的事情。于是,教育正在让这些幼小的孩子们变得过于忙碌。美国心理学教授戴维·艾尔金德把童年的忙碌分为日历忙碌和钟表忙碌。所谓日历忙碌,是指“要求儿童理解超出他理解力范围以外的东西,做超出他们决策能力的决定,在他们还不具备意志力做一件事之前强迫他们去做”。所谓钟表忙碌,是指“在时间内向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强迫孩子消耗他们储存的能量”。日历和钟表自有它运行的时间旅程和节律,而忙碌搅乱了、打破了时间旅程和节律,结果,儿童是不快乐的、不健康的、不幸福的。艾尔金德说,这是成人对儿童的“违约和剥削”。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认定,这是成人对儿童的束缚和压迫,高期望值和违背规律下的忙碌、压力成了儿童的枷锁。

儿童教育必须解放儿童。解放儿童的目的和结果在于让儿童自由。自由的行为是主体的行为,一个自由的主体才是真正的主体,才是一个丰富的主体,因为,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海德格尔语),“所谓自由,便是指强制之不存在”(边沁语)。可见,没有解放便没有自由,没有自由便没有主体行为,也就无所谓“主人”,无所谓快乐和幸福。

教育概念和自由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它可能培养自由的主体,也可能培养驯服的主体,而传统的、陈旧的教育往往培养的是驯服的主体。“快乐做主人”,是一种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它要冲破传统的陈旧的儿童教育观,解放儿童,造就自由的主体,让儿童成为快乐的主人,去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大胆地去创造。

三、“快乐做主人”——快乐的儿童教育,必须建构“快乐规则”

快乐,是个人内心的体验。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因而“快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快乐绝不是从心所欲,为所欲为。快乐必须有规则,有了规则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作为自由的人,我可以是自己的主人,但也可能成为自己的奴隶——“自然欲望”的奴隶、不受约束的“激情”的奴隶。人们只有在用理智或理性控制自己的“自然欲望”或“激情”的时候,才是真正自主的,因而才是真正自由的。康德正是这么认为的,他的“自由意志”就是这个意思。他还说:我是自由的,因为我是自律的,“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依照心中的道德律令而行,我是自由的。

假若,“快乐做主人”,让儿童喜欢怎样就怎样,丢弃纪律,丢弃秩序,丢弃规范,这是真正的快乐吗?这是主人应有的行为吗?琅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建立了规则。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用快乐的理念、快乐的方式建构起来的让儿童快乐的规则,我们不妨称之为“快乐规则”。“‘纪律’这个词意味着觉察……而觉察本身就是一种纪律,并不是先建立起纪律然后才去觉察什么。”(克里希那穆提语)因此,往本质处讲,这是儿童自己创造的规则。“快乐规则”概括起来是:解放与规范的统一,自由与严格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因而,快乐规则下的“快乐做主人”,追求的不是规范伦理学,而是快樂伦理学,抑或是幸福伦理学。

四、“快乐做主人”,具有鲜明的琅小文化印记,这一核心理念、教育主张生于斯长于斯,但它具有普遍意义

琅小认为,“快乐做主人”是小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命题,即小学教育都应当确立起快乐的儿童教育观,都应当让小学生学会做快乐的小主人。

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小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儿童,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儿童,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更加和谐的世界,小学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样的人,现在是小主人,将来能成为大主人;这样的人,当下是幸福的,未来是能创造幸福的。而这样的人,只有在快乐的理念教育框架和快乐原则下才能成长起来。

我们应当这样想象,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快乐做主人”将会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最好的小学教育。

(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猜你喜欢

教育观主人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主人有的我也有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建构游戏玩不够
弓的主人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我当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