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四大区域经济发展

2019-09-10周文琪经龙雨周营栓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均衡化区域发展协调发展

周文琪 经龙雨 周营栓

摘 要:在四大区域发展中,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领跑全国,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西部地区大开发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东北地区振兴引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四大区域发展中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是,四大区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問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也是区域发展一个重要的层面,不仅从经济层面且集中了区域发展中各层面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发展;发展战略;均衡化;转型发展;协调发展

第一章 四大区域发展发展成果

第一节 东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一直在全国经济社会中肩负率先发展的庄严使命,同时,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2012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38.2%的人口,产生了全国51.3%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全国84.6%的进出口总额和53.3%的财政收入。因此,促进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对加快全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东部地区沿海的地理优势,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上世纪80年代,国家相继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以及大连、秦皇岛等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又相继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等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本身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率先发展,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龙头”。

第二节 中部崛起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部地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三基地、一枢纽”的定位,标志着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施阶段。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节 西部崛起

1999年,中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推进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促进了西部经济增长,带动了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第四节 东北部振兴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东北地区合理利用区位优势,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充分利用其东北亚核心地带优势,加强对外经贸往来,2017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487.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9.3%。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黑龙江沿边经济带开放步伐加快,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园、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开发开放平台正在加快建设。

第二章 正确认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现状

第一节 政策层面

一、我国政策的影响

自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区域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投资的第一选择,并且诸多的外资企业开始陆续入驻沿海区域。一方面为沿海区域带来了先进思想理念、现代管理实践以及专业的技术与设备等,另一方面由于不断涌入大量的资本,城市建设开始进入不断拓展的新阶段。基于投资环境的日渐改善,不但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向,而且加快了我国产业国际化的速度。

由于我国财政投资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区域,因此东南部区域的财政预算往往比西部地区高。随着国家资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南部与东部地区逐渐完成了经济特区的有效建设,并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也因此形成了一套经济圈带动发展体系。

第二节 地理层面

一、地理位置因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所以存在较大的差距,地理位置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并且具有丰富的石油、农作物、矿产、水产品等资源。因此,我国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欣欣向荣,集中了大量的高科技技术人员以及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并且由于近海交通发达,与发达国家交往较为便利,因此潜在市场相对广阔,这一地区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宝地。而反观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戈壁化、沙漠化较为严重,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留不住高学历、高技术性人才,劳动力短缺。既不具备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也缺乏后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章 新时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第一节 构建机制

一、构建发展援助机制

首先,构建多层有力的发展援助机制,也就是对那些依靠市场和自身力量发展艰难的地区要提供人财物的支持。主要的政策工具有:设立区域发展援助基金、重大项目倾斜、对口帮扶以及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最重要的是把“扶弱济困”作为区域政策的优先选项,为集中连片特困区、产能过剩衰退区以及“乡村病”区域雪中送炭。

二、构建规范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

构建规范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区域之间协调、协同的难点在于利益关系的调整,要通过建立合理规范的区域利益关系,形成区域发展的自我协调机制。目前应侧重在转移支付、税收分成、生态补偿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经验后复制推广。构建权威法制的组织协调机制。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建立了很多区域性合作组织,对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实现优势互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这些组织大多为松散性的,缺乏权威的推动力量,对于区域协调的效果有限。有鉴于中国国情以及国际经验,促进地带间的协调和城市群内部的协同,必须要有权威的协调机构和相应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匡贤明.我国经济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J].金融经济月刊,2015,(1):8-10.

[2]詹丽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7(18):475.

猜你喜欢

均衡化区域发展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EDIUS 5.1音量均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