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阅读学习习惯的探究

2019-09-10李勇

速读·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新课改

李勇

◆摘  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心理品质必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根据这种差异设计教学,在备、讲、批、辅等环节中都应该照顾到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生阅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这个阶段懂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和阅读能力,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中表达的简单情感,在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时,学生对于不懂的地方,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可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由课外到课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谓的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安排好学生的阅读活动任务,将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分配给不同兴趣与个性的学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参与阅读的可能性,从而培养其阅读兴趣。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必须掌握好“拓展性”阅读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阅读主题时要紧扣文章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出发,结合其阅读习惯、方式,注重把握好学生接受能力的好、中、差之分,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如此,学生才能在阅读拓展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全体学生投入到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我们做朋友》时,教师以“友谊”设题,让学生表达关于“友谊”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阅读《大象朋友》《杰克爷爷》《撑起友谊的小船》等一系列的儿童绘本故事,这样的阅读这就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有利于培养其自主阅读兴趣。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往往很难看出学生明显的优劣差距,但是,在实际的训练效果显示上往往就能显现出学生的相关差距。在实际的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课堂中,有很多的学生往往只是死搬硬套的学习,而有的学生却是灵活应用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学生知识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优等生有所求,中等生有所悟,差等生有所学。

对于阅读教学的应用,笔者以阅读教学中复述能力的培养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能力出发,设定“流畅、精准、全面”三大复述目标。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乌鸦喝水》时,首先,要以流畅目标要求所有学生,即让所有的学生对文章的复述能够做到流畅清晰,而不会出现思路卡壳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情节、文章的段落大意和生字生词等进行系统学习,理清所有不会的知识点,至少要搞清楚乌鸦喝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要以精准目标要求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即要让这一部分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学会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精准的复述乌鸦喝水的全部内容;然后,要以全面目标要求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即不能让这些学生局限于前两者的要求,既要让他们从作者的思维角度去思考,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自己的思想,分析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道理?总之,对于优等生的故事复述,要让他们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以阅读教学为指导,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评价要具有“梯度性”,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

在实际的教学中,让我们设想,一个优等生去做最简单的基础题,评价结果当然是优秀。而后进生做最难的题又怎会及格呢?如果虚荣心强的学生为得到老师的赞扬而自我降低作题档次,虽然每次都能达到优秀档,这样恶性循环就违背了“梯度设计”的初衷。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分层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把握好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在教学效果上降低教学出现两极化的风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驾驭全体学生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耐心和精力,绝不能冒然分档。

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艺术化的设计教学“梯度”,使学生在课堂上从“学读”向“会读”转化,思想上从“跟我读”向“我要读”转化;变被动为主动,充分体会到阅读学习的快乐,才能完成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无限飞越。例如在教学《青蛙写诗》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质量、生字生词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阅读感悟能力等进行“梯度性”评价,对优等生来说,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自不必说,能够仿写甚至是写一首小诗那是最好的,对中等生来说,朗读有感情、记忆有方法、阅读有实效是基本的评价标准,而对差等生来说,能够记住生字生词就是一大成功。

四、结束语

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化,语文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针对与学生的阅读习惯创新教学方式,从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信心,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罗庭静.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初探[J].考试周刊,2017(96):123-124.

[2]冉梦君.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在“读、疑、探、解、思”五环节亮剑[J].当代教研论丛,2016(8):333-336.

[3]郭浩.新课改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5):41-42.

[4]劉利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谈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7):191-192.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