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新班主任专业发展

2019-09-10孙宜波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班主任

孙宜波

摘要: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正深入推进。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他们的工作能力、态度、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本文以在年级组中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为例,探索多元、灵动、富有生命力、可持续的专业发展模式,以促进新班主任专业能力快速发展。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班主任 专业发展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正深入推进,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他们的工作能力、态度、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多元、灵动、富有生命力、可持续的专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良好模式。

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是班主任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发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团体,它是由学习者(即班主任)及其助学者(包括教育专家、学校领导、骨干班主任等)共同构成的,他们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笔者所在的一年级有14个班,只有2位是有多年经验的班主任,有4位曾经有过短期的班主任经验,其他则全为第一年任教的新班主任。新班主任如何尽快进入状态,让班级正常运作起来,成为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基于学习共同体模式,我们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一、疑——需求导向,根据问题解答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如何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开学第一周要做哪些工作?如何让新入学的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新班主任提出了很多疑问,基于需求导向,我们邀请了学校的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为新班主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方法;同时,利用好年级内几位老班主任的资源,集体商讨出新班主任入门手册,使新班主任对开学初班级工作心中有底;全年级组集体备课,设计出9课时的适应周课程,涉及学科兴趣、爱学校、讲文明、自理能力、勇于表达、安全教育等方面,使开学第一周的班级管理工作有规则、有内容、有方法。

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一年级开学工作非常顺利,所有班级都在最短的时间里走上了正轨,第一个月在忙碌而又平稳中度过。

这时,各班开始出现较为类似的问题。比如路队如何更整齐,课堂如何更有序,学生的课间活动如何更文明、安全,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等等。

基于需求导向,我们开始在年级组例会中进行班级管理的专题交流。大家把共性的问题罗列出来,说说自己的困惑、方法、建议。然后大家再进行实践,下一周再交流落实情况及效果。

二、议——论坛对碰,同伴互学提高

对话、沟通、反思、合作、互学等方式,能够快速促进新班主任的成长,使他们的班主任专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于是,我们就专门设立了班级管理专题交流的时间点,与年级组例会区分开来。一年级班主任论坛由此成立。

论坛开展时间为每月一期,每期有固定主题,大家围绕主题展开交流,分享好的经验,学习好的方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019年1月14日班主任论坛主题为“话成长,举案例,思困惑”。刘丛问:家长对孩子成长教育不够积极怎么办?李青问:班主任工作如何更有章法?吴迎欢提出问题:如何与家长保持最佳的距离?袁业振老师感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都是负重前行;陶宏艳与张卉分享了值日班长与积分卡等成功的班级管理方法。

2019年2月28日的副班主任论坛主题为“我如何做‘副班’”。汤苗苗、韩晴、胡为为提出‘副班’应与班主任互相包容、体谅,换位思考;刘瑞丰、任梦楠表示要多向班主任学习;刘慧慧提出如何解决‘副班’有时会没有归属感的问题;杨珏、文学、王娟、郭春艳表示副班应与班主任多沟通、配合、解理与支持;柴静表示副班要多出谋划策,帮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好班级。

2019年3月7日班主任论坛主题为“新问题,新思考”。李青、刘丛提出,班主任与副班主任要做好互相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们知道老师是如何用心地对待孩子们;孙玲玲、吴迎欢提出了收作业时间段与纪律的问题;花友志分享了开学初给孩子们收心的方法;刘婷婷、张悦提出个别极其特殊家长如何沟通的问题;蒋彦分享了使用表扬歌、激励歌等三句半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的方法;梁青、刘瑞丰、夏玉梅、张卉在如何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三观、阅读习惯养成、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依托班主任论坛这一平台,一年级的班主任们互帮互学,交流分享,自主地追求专业发展,成长非常迅速。

三、依——师傅引领,蓝青个性指导

原本以为,班主任论坛这样的平台已经可以让新班主任们自由、顺畅地发展,成熟型班主任队伍的出现也指日可待了。

但几个家长投诉,让我们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投诉有的是针对任课老师课堂规范问题,班主任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处置;有的是不满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分析后,我们发现:因为老师性格的不同,管理班级的想法不同,与人沟通的方法不同,会出现一些非共性的问题。而论坛对于个性的问题,不能够较好地统一策略与方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想到了学校的蓝青工程。

一直以来,学校蓝青工程主要针对学科教师,而且取得非常好的传帮带效果。是否可以在班主任發展中引入蓝青工程?我们进行了尝试。

我们从二三年级请了几位优秀的班主任,一对一任新班主任的师傅。除了在班主任论坛开展时邀请他们参加、指导,平时徒弟在遇到个性化的问题时,及时向师傅请教,师傅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徒弟性格特点、管理风格等,制订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在各种活动中构建小型团队,进行互助互学。正、副班主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小团队,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抱团发展。

就这样,在师傅的指导下,在论坛的对碰中,在小团队的互学中,一年下来,新班主任对工作已驾轻就熟,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家校沟通畅顺无阻。一年级整体班级管理工作已由基本稳定进入良好运作状态。

四、异——各美其美,形成管理风格

在学校里,不仅学生们要相互学习、成长,教师也要相互学习、提高。一年级的新班主任发展成长模式就是一种学习共同体。以论坛为载体,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同时辅以师徒结对、班班结对、正副班主任结对等个性化学习方式,完成班主任发展中的差异性学习。新班主任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根据自己性格、特长、待人处事的方式特点,慢慢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班级管理方式。

这样的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在班主任间形成教育、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在这种专业生活方式中,个体的成长在悄悄地、自然地发生。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