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下高校MPAcc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2019-09-10郑星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

郑星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这一词汇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已经初步应用到财务会计领域,尤其是在财务数字化方面。受此影响,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也发生了改变。高等院校理应紧跟时代的变化,对MPAce的培养模式及时做出调整。本文对人工智能给会计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进行总结,分析当下高校MPAce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MPAcc: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也应运而生,并且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人工智能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新技术革命,它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这种变化在财会领域的表现尤为显眼,对传统的财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很多普通的会计人员将失去工作,他们将被财务机器人所代替。因此,高校对会计人才,尤其是在MPAcc的培养上,应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及时做出调整,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一、人工智能对财会行业的冲击和挑战

(一)重新定位财务岗位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研究和发展,智能机器人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财会领域,一些简单的机械性操作势必将由智能机器人所承担,例如记录凭证,生成财务报告等。那么,如此一来,财务工作者就不必再从事这些枯燥低级的工作,能够抽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更加高级的操作,例如管理、决策、高深度的分析等等。传统的财务工作岗位也就被重新定位,这也对财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财务工作者要想生存就必须拥有全面的管理分析水平以及高超的业务技能,以保持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财务人员需要深刻的解读智能机器人所生成的财务报告等资料,对表面数据身后所隐藏的深层信息进行有效提取,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财务工作者还应该具有多个领域的交叉知识技能,不仅要对人工智能知识进行学习,也要对算法思维、程序设计等有所了解。

(二)引发行业变革

最近几年,财会领域经常能看到财务机器人的身影。财务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初步应用于财务数字化方面,并且成效显著。前不久,一款名为“小勤人”的财务机器人正式进军财会领域。据相关报道显示,这款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明显高于普通财会工作者,一位财会人员一天的工作量南机器人四个小时之内便能迅速完成。有研究人员推测,不出二十年,全国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审计工作者以及会计工作者都将会被财务机器人所取代。尤其是技术水平较低的财会人员,将有很大的可能面临失业的困境。如此一来,整个财会行业也将迎来裁员大潮,人工智能在财务行业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整个财会行业将发生重大变革。

二、当下高校MPAce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市场需求,教学目标模糊

在当下人工智能的趋势下,一些简单的机械性工作例如凭证记录,报表核算等都可以南智能机器人来完成,在不久的将来,从事这些基础工作的财会人员将会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基础业务将很难找到财务人员的容身之处。因此,当下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及人工智能的冲击,MPAce教育目标的定位也就应该随之改变,培养能够从事财会高级管理工作的人才应该成为MPAce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来看,国内高校的MPAce教育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核算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式之中,这与市场对管理型财会人员的需求是相脱节的。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经过对国内多所高校MPAce开授课程的调查发现,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对MPAce进行培养时,仍把财会基本原理作为重点课程,而对管理会计的相关课程的开设数量以及开课时问仍显不足,所占比例较低,并且课程讲授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浅显,不能深度提高学生的财会管理及分析能力。高等院校虽然对会计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核算能力以及基本理论掌握的都比较扎实,但是由于学生财会管理能力的缺乏,仍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级财会管理人员的需求。未来在智能机器人的冲击下,仍有较大可能面临失业。

(三)缺乏足够实践,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足够的实际操作来锻炼和打磨,然而,在当下国内高等院校的MPAce培养中,实践不足的现象仍然是大面积存在。在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对实践操作仍然没有足够重视。在很多课程的讲授时,教师习惯性的运用PP工进行条例梳理,要点解释以及范例演示,听课学生大多仍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实际操作环节相对来说仍然较少,导致学生对一些流程及概念仍然停留于字面意义上的理解,真正进入实际环境时大都举手无措。同时,由于高校的任课教师大多为高学历人才,很多教师是学业结束之后直接进入高校参与教学,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自然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刻的指导。另外,虽然大多数院校都为在读学生安排有实践课程,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首先,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实践需要,并且一些实践操作流于表面,较为浅显,不能起到理想的锻炼和检测作用。其次,部分院校和学生对实践操作过程以及实践课程不够重视。学校对实践操作的考核相对来讲比较宽松,实践课程所占的分值比例也不高,很多学生便掉以轻心,没有认真地进行实践操作,很多学生甚至没有参加实践操作,最后考核时糊弄了事,实践能力的锻炼也因此大打折扣。最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关合作仍然有限,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实践环境中去。实践课程与真正的工作环境不能完全等同,校企合作的缺乏也舍导致学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工作锻炼,毕业时工作能力仍有不足。

三、高校MPAce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调查之后发现,即使是我国财经类学府中的佼佼者,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存在部分缺陷,大致反映了同类学校的一个社会现状。就目前来说,财经类学校普遍呈现实践类课程占比重较少,根据近些年来,会计硕士在选择就业时所遇到的困境来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合理降低传统理论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提高社会实践类课程如计算机、企业风险分析与战略规划、沙盘推演等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实战能力和应对工作日常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想提高就业率,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减少核算和财务会计等理论知识在课程中的比重,多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更早的熟悉社会上一些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于此类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共同平台,方便企业与高校相互信息的了解,各取所长更新数据采集与财务分析系统,让学生们通过一些课题的研究获取自己想要的企业信息。为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政府財政部门可以通过下放研究经费或者建立专项奖助学金的方式,鼓励全国各大高校在MPAce培养中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

(二)找准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模式

新时代下,新型的教学目标无疑是培养适用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这也是教学任务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专业老师们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对自己严格要求,应时代的召唤制定新的适合学生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由理论型课堂向应用型课堂的转型。各大高校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可以通过类似于“慕课”的在线学习平台,合理调整和改革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了与时代接轨,高校应该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接受知识,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相关专业社会实践的敏感度,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的去解决问题。

(三)完善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体系改革期间,各大高校应注意调配管理会计和企业内部控制课程的课时量,使其与核算类课程在课时分配上适应新课改关于实践课比重调整的政策。专业课改革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为在财务会计方面侧重于讲述企业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税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内容,简化了利润形成和分配的复杂会计核算方面内容。在管理会计内容讲述上增加了实际案例的分析,列举近年来国内大公司的年预算或者季度报表丰富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的能力,高校甚至可以开设统计学以用于取代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在学生日常选修方面,高校会通过增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会计文化课程和互联网课程等来提高的综合素质,以便于他们更好的就业。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财务人工智能机器人以高速度、高品质等优点逐渐代替了财务会计的基础核算丁作,这就对高校培养新型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對人工智能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给会计专业带来的冲击,高校应抓住机会进行MPAce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人才全面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实现人机合作和服务交互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恺琳,徐桐,张婉姝,张晓丹.人工智能趋势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J].现代信息科技,2019(7):172-174.

[2]王立法.论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见解[J].财经界,2018(6):96-97.

[3]彭茶芳.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现代企业,2019(3):20-21.

[4]方烨.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19(2):108-109.

[5]陈宏斐,邱卫林.专业会计硕士(MPAcc)培养模式的探讨——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1):82-84.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