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转段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2019-09-10刘国联蒋逢灵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评价体系

刘国联 蒋逢灵

摘要:基于湖南省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存在职业技能测试采取“面试”形式的高职学院多,采取“实践操作考试”的高职学院少;各中高职衔接中职学校培养质量相差较大,或者中职学校培养质量达不到高职学院的要求 ;以文化考试成绩+技能测试成绩作为单独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过于片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下转段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2-0094-03

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是指中、高职院校采取单独招生分段培养形式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通过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招收的学生实行“3+3”形式的联合培养,第一阶段的培养在中职学校完成,第二阶段的培养在高职学院完成,学生完成中职阶段3年学习任务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后,通过单独招生考试进入高职学院学习,单独编班进行培养,继续学习3年,并取得相应的专科毕业证书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从现实层面来看,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在转段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着中高职衔接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结合湖南省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构建了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转段考核评价体系,以期为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在转段考核方面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1 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现状

湖南省2014年启动了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说明》《关于申报2015年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等职业教育省级重点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申报的补充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或政策,使得湖南省中高职衔接分段试点的中职和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2014-2015年湖南省中高职衔接试点院校中高职学院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28所,其中重点支持试点19所;中职学校有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常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等54所,试点高职专业有23个,试点中职专业有26个。2016-2018年,湖南省中高职衔接重点支持试点项目参加转段考核人数和录取数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16-2018年湖南省中高职衔接重点支持试点项目所属高职院校都已经进行至少一次转段考核和录取工作。整体来看,转段考核录取结果比较理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长株潭地区学校录取率年年都能达到100%,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经济欠发达或比较偏远地区的学校录取率也达到70%以上,个别学校通过当年单独招生简章查得到招生计划,但查不到录取人数。这说明省会城市周边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报考人数多,录取率也高,吸引力大;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招生难度相对大些。在13个招生专业當中,工科类专业10个,文科类专业3个,文科类招生专业相对较少但招生录取的效果好,每年投入的计划多且都能录满。

根据湖南省单独招生有关文件规定,单独招生考试由高职院校自行组织,考生必须参加报考高职院校组织的考试。而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作为单独招生考试的一种类型,中高职衔接学生也必须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目前,转段考核的地点一般放在高职院校,也有个别是放到中职学校,考试则安排在中职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转段考核的形式基本上是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文化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主要考查中职阶段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科目知识,技能测试主要考查考生通用技术基础、职业倾向和职业潜能等内容,主要采用“面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形式。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技能测试采取“实践操作考试”形式,其文化素质考试成绩与职业技能考核成绩的比例为2:3,且职业技能考核有270分的最低线要求。

2 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技能测试采取“面试”形式的高职学院多、采取“实践操作考试”的高职学院少。面试可以测试考生的职业倾向和职业潜能等,包括身高体重、心理健康、口头表达、应变能力、情商智商、就业意向等,但是用实践操作考试更能检测动手能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实践操作既能考查考生版面布局、元器件测量、接线安装和通电测试,还能考核考生的工艺要求、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因此,“面试”很难检验实践技能水平。

(2)实践操作考试组织的难度大。实践操作考试购买元器件的时间短,散件多,包装成套的时间更短,一般是考前一天内完成;成本高,耗材多;同一考场的两个场次之间衔接工作量大;每一个场次考试的时间长。

(3)各中高职衔接中职学校培养质量相差较大,或者中职学校培养质量达不到高职学院的要求。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办学主体,各方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存在较大差距。

(4)以文化考试成绩+技能测试成绩作为单独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过于片面。文化考试通常是将中职阶段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组建一套试卷,总分各学院有所不同,一般每门课100分,总分300分。面试关注更多的是考生的职业素养,并不能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文化考试和技能测试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学业水平。

3 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下转段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应用专家咨询法,制订征询表多次咨询专家,最终确定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转段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两级指标。一级指标由综合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测评和单招考试4个二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11个指标构成,综合文化素质包含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4个二级指标,专业技能包含专业实训和技能考证与职业技能竞赛2个二级指标,综合素质测评包含专业能力、品德行为、文体表现3个二级指标,单招考试包含文化考试和职业技能测试2个二级指标。

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各类指标两两配对比较,确定其重要程度。实施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技能专业、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专家领导、招生录取相关负责人组成评价小组,制定一级指标的评价权值因子判断表,专家采用四分值的方式填写判断表,非常重要的指标为4分,比较重要的为3分,一般重要的为2分,不太重要的为1分,很不重要的为0分,最后将统计结果折算为权值。二级指标权重采用专家咨询法确立。中高职衔接“3+3”培养模式转段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各级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刘国联,何燕,张敏海.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模式下转段考核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8(10):116-117.

[2]龚昌来,罗聪,李法春,高俊文.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中转段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9):85-87.

[3]孔庆新.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转段考核方案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7):250-251.

[4]郭盛晖.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模式的转段考核方案设计[J].高教学刊,2016(1):75-77.

[5]王迪.高职院校不同学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4):114-116.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评价体系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