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不良行为分析及矫正

2019-09-10周光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异性矫正

周光才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中学生暴力问题、上网成瘾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等不良行为问题等不良行为。每个出现的不良行为都有其特异性,其原因也可能千差万别,我们尤其关注的就是对于该行为的矫正。

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个体因素包括:年龄、错误的认知、个性、不懂如何发泄负面情绪。环境因素诸如父母的不良示范教育,学校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暴力文化的不良影响等。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了解和澄清问题,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學生对于事件的说法。其次让学生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教师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让其了解攻击行为给自己和受害人造成的危害。再次,要教会学生处理冲突的技巧:教师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让学生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在沟通方式上,可以当面沟通,也可以用书信、点画等方式,如果对方态度激动,可以请同学、老师代为沟通甚至冷处理,等对方情绪平静了再把事情说清楚。第四,教会学生控制情绪。

学生上网成瘾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类:网络本身的某些特征具有成瘾性;个体的某些特征造成网络成瘾;适应不良的认知与行为导致网络成瘾。根据生理戒网、心理戒网、效果巩固的矫正思路,使学生远离网络的方法主要有:认知改变法,这主要就是使学生了解上网成瘾的原因、危害及克服上网成瘾的方法。规则约束法,其做法就是让教师或者家长与学生签订行为契约,制定循序渐进的行为矫正计划,以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鼓励远离网络和游戏。转移注意力法,通过培养学生网络之外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中转移出来。补偿法,就是利用家庭的配合和帮助,发动教师、同学的积极力量,建立良性互动的人际支持系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弥补其亲情、友情缺失。

在中学生中容易产生异性交往过密的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群:在父母的溺爱之中长大的学生。专制家庭长大的学生。情感缺失的学生以及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对于出现该现象的学生,教师要倾听他们的感受,以朋友的身份为他们做好参谋。首先就是要理解和接纳,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特定的异性萌发出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事情,是生理、心理成长的必然。其次,要帮助早恋的学生正确认识早恋产生的原因。再次,要为学生和交往对象设定交往的界限。第四,要和学生讲一讲恋爱和婚姻的本质,使学生有进一步的认识。第五,要教给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异性交往、疏远恋情的方法。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异性矫正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异性齿轮大赏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雌蠼螋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