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宅”现状调查

2019-09-10杨丝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宿舍现象

杨丝婕

摘 要:随着大学校园内越来越多宅男宅女的出现,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校园和社会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山西省三所高校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了解了大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及对宅的看法和认识,分析了造成宅现象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并给学校、家庭、社会及个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宅”;大学生;网络

1问题提出及调查现状

“御宅族”,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成为大学校园内 “御宅族”的代名词。大多数“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以个性封闭、脱离班级和校园集体活动为主要特征。在“御宅”之风盛行的高校校园内,大学生“宅”现象主要表现为课余时间居于宿舍,足不出户,并将此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如今,宅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宅男宅女成为了大学生中十分普遍的一类群体。调查结果显示,18.6% 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宅居现象很严重,59.3% 认为较严重,认为不严重的占15.8%,另外6.3%表示不知道。此外,大于9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身边宅居人群比例大于50%。对于自己每日待在宿舍的时间,29.8% 的同学表示每天呆在宿舍的时间大于12个小时,而每天呆在宿舍时间少于8小时的只有16.4% 。他们呆在宿舍的时间大多数用来玩游戏、看电视剧、看小说等,学习阅读的比例竟不到10%。

2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

2.1.1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调查发现,互联网是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的主要因素。每一个“宅男宅女”的生活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上网。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便携不仅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海量的信息和丰富的资源也吸引了很多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沉迷网络。互联网为“宅男宅女”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他们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大填补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空白。“宅男宅女”们就算足不出户,各种愿望也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得到满足。“宅男宅女”们将电脑和网络的娱乐功无限放大,正所谓“一网在手,天下我有”。不得不说,开放的信息社会在为人们提供海量讯息和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1.2家庭坏境的影响

调查中有10 % 的大学生为离异或单亲家庭,这些学生宅的比例高达80% 。可见,非常态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子女成为“御宅族”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非独生子女家庭宅居现象较独生子女家庭比例较低,非独生子女中大学生宅现象比例约占26.8 % ,而独生子女中大学生宅现象比例竟高达73.4 % 。可见,同胞的陪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宅”的现象。

2.1.3学校环境的影响

调查中有32.8% 的大学生认为大学课程无趣乏味,有40.9% 的人认为校园生活单调无聊。与校内外多娱乐、健身场所的学校比较后可发现,校内外基础娱乐设施较少的学校大学生宅居现象更明显。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大一积极参与、大二热情降低、大三失去兴趣、大四无动于衷的恶性循环。

2.2主观原因

2.2.1摆脱束缚,寻找自由

大学没有了高中的升学压力,也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监督,大学生们开始放纵自己,想要摆脱长久以来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享受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快感。

2.2.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看似单纯的大学校园里其实也存在学习、找工作和步入社会的多重压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大学生们选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寻求慰藉。网络的虚拟世界为宅男宅女们提供了一个避风港。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暂时打破知识和能力的界限,追寻现实以外的人生;暂时分散注意力来保护自己,逃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此外,大学生虽然也承受一定的课业压力,但学习知识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很多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并不感兴趣,逃课现象也非常常见。宿舍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他们更喜欢宅在寝室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虚拟的网络世界构建的独特空间里没有考试也没有竞争。

2.2.3自制力差,从众心强

本调查发现,37.6%的宅居现象出现在集体宿舍的大环境中。大学生正处于热情澎湃、活力四射的青春期,他们从众心强,自制力差,容易被不良环境所诱惑。如果宿舍的大部分人都宅在寝室,他们就容易盲目跟风,步调一致,渐渐将宅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2.2.4自我中心,贪图享乐

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多来源于父母,宅居是一种经济成本较低的放松和娱乐方式,他们早已习惯接受来自父母的照顾和安排,追求个人享乐,安于现状。此外,本调查中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个个都是家中的宝贝,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十足。

3应对策略

3.1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用知识的力量和课堂的魅力吸引大学生走向课堂;其次,学校和班级要多组织高质量且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活动吸引宅男宅女们走出宿舍;最后,辅导员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各班级的心理委员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及时了解同学们思想动态,及时沟通和交流,多鼓励和认同,用爱的力量带动宅男宅女们摆脱网络,走进现实;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让宅男宅女们尽快摆脱迷茫,增强就业信心,抓紧提高就业技能,带着勇气和自信走向社会。

3.2家庭方面

大多数大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缺乏沟通。对此,父母和子女之间首先应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独立的人格。其次,父母应学会倾听,做孩子耐心的“倾听者”,在建立亲子信任的同时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子女从感情和行动上体会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减少在网络中的倾诉和宣泄,逐渐回归现实世界。

3.3社会方面

大众传媒颠倒是非、一味追求利益的不实报道使当代大学生误认为宅文化是很时尚的行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應及时制止媒体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报道,告诫和引导媒体对宅文化给以客观的评价和定位,切勿把它当作一种时尚大力渲染,导致大学生盲目跟风和效仿。但大众也不能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一味的批判,认为这就是有问题的不良行为,而是应该去了解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4个人方面

当代大学生被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便捷的网络环境所包围,极易形成自私自立、心胸狭窄、责任意识淡薄的错误价值观。所以,大学生要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适度上网。要积极接受正确的“三观”教育,尽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4结论

“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的状态,对任何人而言宅都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或和最终目标。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敏.新媒介环境中的“宅男宅女”现象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2]颜冰清.80后群体“宅”现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陈佳辰.时空视域下“宅族”与体育活动背离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陆明.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宅”现象探析[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宿舍现象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