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加强员工感恩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2019-09-10郑青峰马文瑞宋学义

石油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幸福指数企业

郑青峰 马文瑞 宋学义

摘要: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稳定队伍、激发企业活力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加强感恩奉献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探索提出了加强感恩奉献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感恩奉献;幸福指数;企业

一、绪论

国企和民营企业以及外商投资的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就显得有比较多的特别的地方。比如说,国企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具有一定的公益特性;在经营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政策的存在,严格依照政策去执行生产任务;通常来说国企的内部组织结构都是比较稳定的,不容易发生改变,还有就是进行决策的人员来源各个部门,而不是仅仅取决于股东。就国企的性质来说,它是带着使社会发展更加稳定的任务进行运营的,所以它在进行裁员的决策的时候就要考虑比较多的因素。因此人们都更愿意在国企中工作,竞争压力会相对比较小一些。

二、加强感恩奉献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夯实企业文化基础

员工是企业得到兴盛发展的根本,以“德”的核心观念来治理企业是企业发展文化的灵魂。企业要想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使用比较残暴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增加对员工的感恩奉献教育,让员工内心的中华美好传统美德得到激发,在得到企业的照顾以后使用努力为企业工作的方式来回报企业对他们的恩惠,让他们以铭记初心,努力回报社会为自身价值实现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激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企业成员的团队精神更加稳固,一心为企业谋发展,打造企业内部和谐的工作氛围。

2.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增加感恩奉献教育,能够打造企业内部和谐相处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之间和睦相处,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形成竞争合作以及一心向企的工作理念,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得企业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的文化素养,全企人员拧成一股绳,一心一意为企业谋发展,也可以达到留住企业现有的优秀员工并且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3.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健康心态

一个在思想上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团队会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凝聚力。增强感恩奉献教育就可以培养团队的健康心理。其外在表现就是员工做事拥有较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工作热情,对同事以笑脸相待,帮助他人,形成一种主动承担责任,健康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4.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增强感恩风险教育,可以让员工思想积极向上,能够催发员工为企业奉献自己的坚定的意志,如此便能增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创新,利用更加先进现代化的知识为企业谋求健康发展。

5.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责任感

采用感恩奉献教育的方式是增强员工承担责任的积极性的一个有效的办法。经过感恩培养教育的员工能够更积极的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且基于责任感会对自己的工作付出更多的精力,积极完成企业下达的任务。增加对员工的感恩奉献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员工自觉承担责任、独立自主、团队协作以及健康心理的养成,而不只是要让他们为企业奉献自己。

三、主要措施

1.注重领导带头,强化组织保证

要从管理层人员下手来增强感恩奉献教育。在一个组织当中,管理层人员能够起到比较强的带头示范作用。首先要完善体制。不断的对组织领导方式进行升级,做出比较有效的对整体进行规划的决策,最终目标是要得出一个擅于发动、调节以及组织的顶尖机制,完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责任进行一个更清晰的划分,要形成一种领导起领头羊的作用、各个部分推动发展、以员工为执行主体,积极参加的工作氛围。其次是要言传身教,只有经历过实践的才更有话语权,每一层的管理人员要做好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实际经验向员工进行感恩奉献的培训,将感恩奉献的理念融入到员工的思想中去,还要将其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让员工在平时工作的时候就以感恩奉献为工作的原则,怀揣这一颗要报答企业的恩惠的心去为企业工作。

2.加大舆论宣传,积极营造氛围

将感恩奉献教育进行一个轰炸式的宣传,将感恩奉献教育进行到底,无处不在,深入人心,将这种理念融入到员工的工作理念中去,变成员工的行动准则。可以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学习分享以及宣传橱窗等方式进行感恩奉献教育的宣传,让员工身处这种氛围中去,潜移默化,将这种感恩回报的理念融入到员工的价值观中去,引领员工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物质与精神,形成良好,积极乐观三观,经历由强制到自觉的过程来形成感恩奉献的观念,自发的将企业利益、国家发展以及民族振兴作为自身努力的最终目标,养成自发的社会责任意识,将爱护企业、报恩企业、回报社会、对企业忠诚、为企业效力作为内在驱动力,作为行动的引领方向,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3.搭建活动平台,将感恩奉献教育落到实处

文化是具有无形性,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精神,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文化能够间接影响的的行为方式,积极乐观的精神能够让人感到身心愉悦,更加的享受生活的积极的一面。以感恩奉献为主题展开系列活动,收集并对合理的员工意见进行采纳,帮助员工处理问题,尽量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信与照顾,让员工可以放心的依赖,从而增强员工的核心凝聚力,让员工对自己有信心,增强工作的积极性【3】。

4.完善相关制度,营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

企业首先要把效率以及公平作为收入分配的两个重要前提,尽量让收入分配体系达到合情合理、科学公正,按劳分配,不能以工作时间作为薪资的主要评判标准,根据实际情况,从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面来不断改进企业的收入分配体制,进而激励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为企业效力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创新完善自己,鼓励业绩较高的员工,恪尽职守的员工,发现奖励真正一心为企业的员工,积极实现按劳分配。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一个参考性的规划可以有效地帮助员工找到奋斗的目标,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当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他会有一种成就感与自豪感,会更加的自信,幸福指數容易快速的得到提升,然后就会更加热情的完成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梁峰.加强感恩奉献教育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181.

[2] 吴婷琼.以提升职工幸福观为目标的企业文化建设———江桥批发市场的探索 [J].上海商业,2013(6).

[3]牛星钢.企业文化建设视域下的工作幸福指数提升研究[J].管理观察,2015(2).

猜你喜欢

幸福指数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基于幸福指数的公路勘探设计研究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发挥工会纽带作用,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